第479章 部落的现状(第3页)
众人听完熊洪的分配想法,纷纷点头同意。这些牲口的确不太合适放到芦苇原那边,毕竟芦苇原可不是专门养殖这些小牲口的地方。
芦苇原也好,牛马谷也好,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任务。
比如牛马谷,专门是在西北方向上捕捉野马并进行驯化的,当然也会捕捉到一些野牛野驴什么的,但重点还是在马匹的驯化上;
而且在黑齿村长的带领和熊壮的开拓下,牛马谷已经作为一处专门进行放牧的营地,开始向着西边和北边进行探索,俨然成为了一个前沿的阵地。
芦苇原则更像是部落的一处牲口集散地,不仅仅养着大量的马,还有牛羊鹿等牲口,其中一部分,都是从各个地方被运送过来的,放在这里饲养,并由熊材带着人对它们进行驯化。
芦苇原这两年,每年都会有不少肉和兽皮产出。当然更重要的是,芦苇原这几年在野牛野驴的驯化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部落八成以上的畜力,都是由芦苇原驯化出来的,熊材在那边的工作非常出色,可以说没有熊材的努力,部落的畜力会直接少一半。那现在就不是在问畜力怎么分配了,而是畜力从哪里来。
“第三个要解决的,就是那些被各自部落派过来学习的少年。”
这些部落,一共派过来420名年轻的族人,每个部落都派出了5到10名年轻的,这在熊巫传回来的信中写的很明确。这些年轻人,都是在各自族长的嘱托下,前往熊部落求学的。
熊洪和各个队长自然对这些人表示欢迎,无论怎么说,这些部落能够放心的将这些部落的未来交到自己手上,那就说明熊部落这两年推行的交往策略是非常成功的,熊部落在鹿山、貊林诸部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以后去交流沟通,也会更加方便。
而且,虽然熊巫一再说明接受这些人前往熊部落学习,是完全免费的,但很多部落为了让自己的族人生活的更好,也都不吝啬,纷纷将寄养的牲口又抽出一部分,转送给熊部落。
光是这个,又让部落多了近千头牲口。
此外,熊洪是清楚“留学生”桥梁作用的,虽然在别人看来,这些人学会了熊部落的技术,回去带着自己部落发展壮大,对熊部落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但实际上,这些人本身,以及从熊部落学到的生活方式、文化认同以及思维方式,都会跟熊部落这个“母体”保持一致,用不了多久,这些部落自然会逐渐地倒向熊部落。
就像当初的凌河诸部一般。
别的不说,白河诸部在这方面,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不止有一个部落私下里找到熊巫或者其他队长,表示要举族加入熊部落,不过现在熊部落内部很多事情需要解决,等解决完,就是将白河诸部纳入熊部落的时候。
对此,熊洪很有信心,因为此次来“留学”的年轻人中,白河诸部就占了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