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我只想铲屎

第489章 武库的装备(第3页)

 熊洪曾经在电视上、书本上看到过很多华夏各个朝代的精美甲胄,在金属甲出现之前,防护能力最好、作战效果最优的,就是皮甲,尤其是秦人甲。 

 这种兼具防护能力和灵活性的皮甲,所用的甲片,都是由被裁成巴掌大小的小块兽皮连缀制成,也就是“札甲”。 

 而熊部落现在研究的皮甲,就是参考这种样式,由族长熊洪提供图纸,武库的负责人提供材料,纺织坊的熟练女工负责缝制。 

 将小块的兽皮两端钻好孔,用麻绳或者兽皮捆扎紧实,几片兽皮一连,就是一叶甲片。这些甲片一片片地整齐地排列,按照族人的身型来缝制,基本上很像后世那种流行的秦人甲了。 

 虽然看起来怪异了一点,但穿在身上的防护效果,应该也可以。 

 整套皮甲分成躯干、披膊、护肩三个主要的防护位置,躯干甲在正面,最为宽大,从脖子以下开始,到小腹部开始逐渐变窄,两侧逐渐往里靠拢,形成一个倒三角; 

 躯干甲在胸前部位,是一块大片甲片,胸部以下、小腹以上的部位,则是小皮甲片连缀成的甲页,再往下,则是更小一些的甲片。 

 穿甲的时候,靠自己一个人,只能将躯干甲给穿到身上,其他的披膊、护肩等,只能在旁人的协助下穿上。 

 虽然这种皮甲还有不少的缺点,但防护能力还是不错的。 

 熊洪试验了一下,挑选出来的十名弓箭手,站在三十米开外,对着穿甲的草人射击,除了箭头被做成凿子样式的凿子箭能够穿透外,对普通的箭头,皮甲的防护能力都堪称优秀。 

 不过在部落的弩面前,三十米射出的弩箭,还是能对皮甲造成一定的穿透效果的,首到五十米开外,弩箭的威力才降低了不少; 

 而那种巨弩,熊洪就没打算试验了,这种快有幼儿手臂粗的弩箭,称之为短矛更合适一些,这玩意用巨弩射出来,挡在前面的就算是长毛象,也能深深地扎到肉里。 

 近距离作战,除了钝器造成的伤害比较大之外,普通的掷矛、长矛,甚至都很难破开皮甲的防御。 

 这让熊部落未来的武力会更加恐怖。 

 至于熊洪为什么要制作皮甲,这也是出于对探索的需要。 

 即便这两年要在部落里“消化”掉这些人口和物资,但也要对远方的探索做好准备。尤其是南方,按照他浅薄的地理知识,也能推断出来,在南方应该还有很大的一块平原。而且这处平原,理论上来说,有着不逊色于他们这些北方部落的人口和文明。 

 搞不好,熊部落辛辛苦苦改良种植的粟,在南方的平原处,己经普及了呢? 

 当然这是熊洪的猜测,正常情况下,除非别的部落开挂,否则,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个部落有熊部落这样的实力——这个时代熊部落就是最强。 

 不过低调的熊洪还是觉得,这两年把部落给整顿好之后,尽快往西周去探索,固步自封、井底之蛙,可以保证自己有一段时间的优势,但不能保证熊部落永远强大下去。 

 有些危机感,有些奋斗的目标,其实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