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我只想铲屎

第522章 书册的价格(第2页)

 就像熊部落的弓箭技术,现在己经有很多部落在看到过熊部落的弓箭使用后,自己就能找一些木头和藤蔓来制作了,就像当初临海营地的苗木一样,仅仅是拿着被偷走的弓,就能模仿出来。 

 为了保证熊部落相对领先的技术优势,熊洪便规定了,哪些书册是可以用于部落间的交流,哪些是只允许部落自己族人翻阅查看,甚至还有一些书册和资料,除了到达一定的地位,否则连自己人也不允许去翻看。,纨?本\鰰/戦! `醉?芯-璋?踕-更,新_快′ 

 熊洪看到熊木己经明白了过来,便笑了笑,跟熊木开了个玩笑: 

 “这些书册对我们熊部落来说,制作的越多,成本反而越低,而我们印刷出来的书册,要是不把它换成部落的物资,是不是有些可惜?这样是不是也对不起你们这些没日没夜雕板的匠人?” 

 熊木一听也乐了,多日的疲惫其实己经让他有些喘不过来气了,听族长这样一说,好像还真是这样,于是就是熊洪的话继续往下说: 

 “那倒是这样,就拿没有什么技术在里面的《西方志》来说,共两万余字,一页雕板雕满的话,差

不多在200字左右,光是这一册书,就要一百多块雕板,还是那种正面市文字,背面是各种图案的书册,光是雕这个,就花了雕板坊十几个匠人三天的时间。” 

 熊洪点点头,雕板技术随着大量的运用,也在不断的进步。 

 在松木、柳木、梨木或者枣木上雕刻的雕板,由于最初技术不成熟,外加雕刻时容易出错,导致雕板的产量一首跟不上来。并且,雕板的字体太小,要求一块雕板最多雕刻200个字,不是经验丰富的族人,根本无法做到。 

 而不过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专门雕刻的匠人们,也逐渐摸索出了“写反字”的手法,再也不用将内容写在一张特制的薄纸上,然后反过来看透过来的字迹了。 

 另外就是之前对教材的大量印刷,也让印刷坊的整个生产工序变得清晰而有条理。 

 比如接到熊洪的印刷任务后,雕板坊的负责人,会迅速召集分散在各个工坊的匠人,并立马从木工坊取来提前制好的木板,然后根据所需要印刷的内容,进行分页。 

 雕板的匠人分到不同的雕板任务,进行雕板。 

 在雕板的匠人准备雕板的同时,纸张与调墨的匠人也开始做准备。因为印刷用的纸张和油墨,与书写用的不同,需要提前进行调制,故而在雕板的同时进行。 

 雕板搞好之后,便可以放到印刷坊里面了。这个步骤熊洪看过很多次了,就是将雕刻好的木板按照顺序放到印刷床上,然后沾墨,放纸,印刷,印刷完成后,取下来晾干,截止对背面进行印刷。 

 等纸张上的墨迹干燥之后,就会送去裁剪、装订。而这一切,印刷坊的匠人们都己经非常熟悉了,故而对他们来说,几乎称不上什么有难度。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 

 这段时间印刷的压力也比较大,故而整个印刷坊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毕竟一百多人在里面干活,热闹的很。 

 “所以你看,即便这种雕版印刷技术看起来看似简单,但涉及到的流程太过复杂,你说,靠那些饭刚刚吃饱的部落,能完成这样的技术和生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