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苍耳(第3页)
就算没有后续的处理,光靠这简简单单的梳几下,就能节省不少的时间浪费,毕竟绩一根短纤维所耗费的时间,要比绩一根长的,要多花一倍的时间。
用梳子梳过之后,麻纤维便变成了一缕一缕的,甚至很多地方己经出现了单纤维,如果是手工绩线,只要从中抽出一根,再跟另一根连接捻到一起,就可以缠到短木棍上面了。
“这只是木梳的作用。”
熊洪看了一眼熊杰,也多亏了他,才没有在众人面前继续尴尬下去,而有了熊杰的发现,族人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去,纷纷围在桌子旁,伸着脖子,看熊洪继续往下梳。
“你们看这些苍耳子,上面是不是有很多又尖又小的钩子,就是这些钩子,将麻布上面的丝线给勾了出来!”
熊杰捏着一个苍耳子,指着上面的细密的钩刺,“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能不能也用铁针做一个差不多的东西,然后用来把这些麻匹给放上去,把要用的麻丝给分离出来。”
熊木当先反应了过来,这种设想虽然有些不合常理,但部落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哪一个符合过常理?
“不错,而且我觉得在绩线之前,还可以将麻皮给打松,用这样的东西,的确可以做到手工绩线同样的结果,而且速度更快,改进起来也更方便。”
熊木一指苍耳子,“这可以看做是在一根木棍上,西周都布满铁钩,要是我们把这个木棍装在轮子上,让它转起来,处理麻皮会不会更方便或者更快一些?”
“是这样,不过有个问题,如果这些棍子把麻丝给勾住了,旋转起来的话,那这些麻丝不就缠到这些棍子上了?”熊角虽然对木工坊以及明观院的“技术”非常信任,但这种很明显会出现的问题,她还是有些看法的。
“相反,我倒是觉得熊洪族长这种梳理麻皮的办法有些用处,只要梳理过几次,这些麻皮就更容易被分开,我们手工绩线就更快了。”
“可是,手工绩线虽然快了一些,但对整个织布坊来说,还是太慢了,一整天下来,一个族人也就差不多绩上半斤的麻丝,而一匹麻布有多少斤?”熊木却表示反对,他说出的理由倒也很充分,
“整整有25斤!”
“也就是说,就算不去纺纱,要想织上一匹麻布,也至少需要50个族人一整天不断地去绩线。”熊杰也明白熊杰此时的目标,就是要争取族
长的支持,“这样一来,部落那么多闲置的斜织机,还需要等多久?”
“我觉得 ,不妨试试看,不然太可惜了。”
熊洪对纺织坊还是有些了解的,前端的织布机、纺纱机,速度都己经越来越快了,绩线停留在手工上的确不合时宜,就像熊木所说的,试试看再说,哪怕不成功,也只是证明了这条路走不通。
“好了,都不要吵,”熊洪想了一会,便制止了还想继续争吵的族人,“这些东西原理大家应该都有些了解了,那老规矩,木工坊和明观院,抽调部分有经验的老手出来,这段时间,就想办法,按照苍耳子和梳子的原理,把绩线的生产速度给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