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我只想铲屎

第538章 《木工记》

“要是可以的话,我肯定是愿意的,当小队长,每个月好歹还有一斤盐或者五斤粟籽的补贴呢!”

 “哈哈,你就想着补贴,这点东西算什么,重要的是,只要当上小队长,就能翻阅我们熊洪族长编写的《木工记》了,那上面,对木料的处理,真的非常好用。”

 土岩将树干一端部分不能用的地方给锯了下来,擦了擦头上的汗,向几个看过来的队员说道,“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完全学会里面的方法,要是学会了,那开解木料的速度将会更快。”

 这本《木工记》,就是秋天的时候,熊洪闲来无事,对部落几个产业进行总结的产物之一。当然,他是融合了很多后世的处理经验在里面,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加入了不少纯理论性的猜想,虽然有些地方他自己也不清楚,一些地方在实际用的时候也有一些问题,并不是很完整。

 但不可否认,有了对农耕、木工、采石、冶炼这些生产制作流程系统性的记录和总结,让原本只能口口相传的经验、手把手教导的技巧,全部变成可以通过学习来习得,省去了部落匠人很多时间,更何况,在这些书册中,还有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思路和发展方向。

 “《木工记》!”

 周围的队员齐刷刷地看了过来,甚至临近两个开解间的匠人也看了过来,眼神中满是羡慕。土岩瞬间感觉到身边炙热的眼神,呵呵一笑,“没错,就是《木工记》,现在营地里就有一本,熊皮队长借给了我,这两天我正在看。”

 一句话让众人羡慕不已,熊部落在物资供应上非常大方和慷慨,但是在这种技术的学习和扩散上,却相对谨慎许多。

 这不代表熊部落不允许向外散播这些技术,只是绝大多数部落,传播了也是白传播,没有足够的实力,没有像熊部落这样的工具,没有熊部落这种系统性的学习方式,传播过去也没有用。

 营地里的匠人们与熊部落接触的久了,自然在眼界、思维方式方面开阔了不少,而越是学到的东西多,越能觉得自己所了解到的东西越少,故而对这部分族人来说,对知识的渴求,甚至比物资还要重要。

 而在这些木匠中,《木工记》自然是他们眼中的“宝物”。

 “等我看完,回头申请一下看看能不能让你也学一下,不过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小队长,既然你愿意,那我今天回去就跟队长说一下,到时候你也就是一名小队长了。”

 当然,小队长的待遇不仅有物资补助,还能接触一些部落的新技术,所以小队长也是有任务的,比如土岩这个小队,每天就需要协助处理五根三米长的木料,按照开解板材的尺寸大小,差不多有二十来块标准的木板。

 “大家也都好好学,以后都有机会成为小队长,甚至更大的队长。”土岩拍了拍分解架上面的木料,“好了,把这根木头翻个面,松针,把墨斗和小尺给拿过来,接下来就要开解了。”

 开解木料的过程,也同时是教学的过程,熊部落这几年的木工工艺,随着对木料处理方式的不断增加,技艺也在不断完善和增长,光是用到的木工工具,就有11类83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