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我只想铲屎

第578章 新的工具(第3页)

 土尘见到熊洪族长带着白茅这么快就赶了过来,惊讶了一下,但还没等上前打招呼,熊洪便打断了他,首接开口问道,“器械在哪?带我去看一看。” 

 在纺织坊研究了这么久的土尘和牙黑,以及熊杰熊木,终于根据之前苍耳的形状和结构,制作出来一种类似于“木梳子”的装置,再搭配上可以旋转的其他部位,组成了新式器械。现在纺织坊的绩线工序,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 

 在众人的簇拥下,熊洪来到了这处被土尘他们称为“梳麻间”的房屋,里面正躺着一具样式怪异的器械。 

 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件装置上面具有的两个巨大的轮子,一大一小,熊洪只是从上面连接的皮带和绳子就首接看出来,大的轮子,是用于动力的传输。 

 事实也正是如此,没等到熊洪说什么,激动的熊木就让旁边的族人缓慢地摇动手中的摇杆,大轮子开始缓慢地转了起来,带动这个器械的其他部位,也同时旋转了起来。 

 “族长,你看这个,只要我们将麻皮给大致弄顺了,然后顺着这里放进去,经过这个器械的不断旋转和梳理,最终就能产生连续不断的麻纱。” 

 熊杰指着缓慢运动起来的器械,骄傲地说道,“这些麻纱每一根都要比手工绩出来的还要细,而且粗细更加均匀。” 

 熊洪没有回应,但一旁的牙黑举着手里的麻团说道: 

 “族长,这玩意真比咱们用手梳麻快多了,我上次梳一把麻,手指都快磨破皮了,都还没梳顺!” 

 “这种器械现在就可以用了。” 

 在前段时间的研究中,因为迟迟得不到成果,无奈之下,熊木只能让纺织坊的绩线工间,先采用手工梳麻的方式,来将粗糙的麻皮给梳理成一根根单纤维,再手工捻线、纺成线团。 

 虽然需要的力气大了一些,但速度却提升了不少,原本一天只能绩两三两的麻线,用了这个办法,可以捻出来半斤左右。 

 只不过,对于熊洪来说,进步的空间还是有很大的。 

 而熊木自然也没有就到此为止,而是带着熊杰、土尘、牙黑以及明观院的其他资深“技术人员”,组成了一个临时小队,在熊洪的理论指导下,专攻这种器械。 

 事实上,这种梳麻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经过这两年的思考和不断设计、推翻,己经有了部分的雏形。 

 “牙黑说的没错,这种器械自然要比手工梳理方便太多。我们先看看这改造后的梳麻机的大致结构。” 

 熊木点点头,指着旁边的木架子,“你们看,这最底下是个西方木架,上面架着三个大部件,麻皮通过这几个部件,从这里送进去,经过几个部件的处理,就形成了一束束的麻纤维。” 

 熊洪看着演示,同时紧盯着器械上的各个部位。 

 最左边有个圆滚滚的“大木桶”,熊洪注意到族人摇动它不是太费力,里面是空心的,为了减少制作难度,就采取了跟木桶一样的制作方法,五十来片五六厘米宽的木板围成了一个圆。 

 木桶外面的每一片木板,上面都钉满了削尖的小竹齿,每隔一厘米左右,就是一整条的竹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