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铜币发放(第2页)
听完熊洪的解释,一些不是太懂的村长,也开始明白了铜币的正确打开方式,而那些脑袋灵活的村长,已经在想着如何用铜币交易,来让自己的村子发展的更好了。
“不过我事先说一点,你们每个村子需要上交的粮食、木材、麻皮以及规定的原材料,是不在交换的内容里面的。”
看众人明白过来,熊洪又郑重地说道,“比如一个村子按照规定上交五万斤粟籽,那就必须按照要求,交够这五万斤的粟籽,如果这个村子丰收,多交了一万斤粟籽,那这超出部分的一万斤,熊部落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折成铜币给这个村子。”
“其他诸如麻皮、菽、木材等等,也都可以按照这样的办法来从本部换取一定数量的铜币。”
“但前提是,必须完成部落规定的这些生产任务。”
熊洪这样做,一方面保证了熊部落拥有最基本的粮食和原料供应,让部落的物资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丰富的水平上;
另一方面,在完成任务之余,各村还能自主安排生产,并征求了部落里很多村长和队长的建议,也是为了激发起各个村长和族人的生产积极性。
要是按照之前,不管生产多少,部落分配的基础物资都不会少,干得好和干的坏,都能保证不饿死,这就很容易造成村子的生产积极性不高,甚至还会出现其他更恶劣的事情,比如偷懒、无视本部的规定和任务。
而采取硬性要求之外,再增加统一收购多余物资的方法,就能让这些村子在完成规定的任务之外,再想办法获得更多的物资。
这样一来,村子里的人们就会更有动力去大规模开垦荒地、推行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开发村落周围的各种资源,争取收获更多的粮食和其他物资。
毕竟部落已经规定了,这些多余的部分能换成铜币,这些铜币又可以用来交换到他们需要的各种工具、布料,甚至是一些之前难得一见的稀罕物件。
“当然,既然在村子之间推行铜币,那对铜币的管理也要跟上,本部也会在你们使用铜币过程中,收取一定比例的铜币,当做是本部铸造、发行以及控制物资有效、合理生产的成本。”
“不知道这样说,大家是不是能够理解,不过就算现在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先去做,过段时间,你们自然就明白了。”
既然使用铜币,那就要对铜币的铸造、流通、发放以及回收做一系列的安排和规定,这件事,均输院已经在熊洪的示意下,制定了相对详细的要求和规定。
比如说,草村今年的任务是五万斤麻皮,但实际上由于开垦种植了更多的麻田,再加上选种和田间管理,共产出了七万斤的麻皮,这多出来两万斤,按照部落的收购价格,五铜币十斤,理论上草根就能从部落拿到一万铜币。
但事实上,熊洪规定了这些“交易”中必须缴纳的“税费”,比如按照两成来收取,最终草村拿到手的,就是八千铜币。
这其中,还要看熊部落是不是急需麻皮,要是其他村子也出产麻皮,而且对麻布的要求没那么高了,一铜币兑换的麻皮数量就会上升,也就是麻皮卖不上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