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加入部落的条件(第2页)
对于新老族人待遇分配的这个问题,熊洪其实很早之前就在考虑了,问题的本质不是这些新人老人去争论一道好吃的食材,而是部落如何在保持扩张中,平衡“老人”和“新人”的利益与忠诚。
这些矛盾表面上是部落的待遇问题,深层其实是组织融合的难题——既要保持原有凝聚力,又要激发新成员的归属感。
处理得当,能够给部落未来发展提供好的示范,那部落自然会越来越强盛;但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新老族人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整个部落就会被撕裂,最终又回到那种各自为政的时代。
之前熊洪就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但经过这些年的经历和思考、参考后世的一些经验、以及与熊巫等人的讨论和交流,才猛然醒悟过来: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可以跳出这个陷阱,建立一套发展的、公平的、能凝聚人心的原始部落管理制度。
“我们熊部落,族人享受的待遇依据应该是他为部落做出的贡献,而不是他来的时间早晚。老人的功绩自然不会被忘记,新人的才能也绝不会被埋没。”
熊洪看着宗庙门前的广场,阳光照射在祭台上,在远处投下长长的影子。
“这些新加入的族人,必须要在营地里学习到一定的阶段,付出一定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他能够给部落带来什么,才能有资格成为部落的正式族人。”
熊巫错愕地看着熊洪,虽然以往熊洪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实际做起来的时候,对这些新人的要求比较低,很容易就能通过考核,成为部落的正式“族人”。
而现在,听熊洪的介绍,他才明白,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一个拍脑袋就定下来的决定。
“比如,需要达到几个标准,才能成为部落的族人。”熊洪掰着手指,跟熊巫说道,“例如,必须要掌握3年级的文字、语言水平,除此之外,会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还要会一些基本的劳作技术。”
“此外,这些新加入的族人,按照年龄和体力,我们要给他们安排合适的事情去做,一边学习一边劳作,这样就能保证他们消耗的部落物资,跟他们生产的保持一致。”
熊洪对于这种事情的想法很多,但无一例外,出发点都是这些人能够给部落带来什么。
“还有对部落老人的鼓舞和奖励,现在铜币在本部推行非常顺利,大家也乐意接受,那只要是加入熊部落达到一定年限的族人,就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铜币,比如凌河诸部的族人,就能比其他部落加入进来的族人,在做同样事情的情况下,每个月多出1-2铜币,连续五年。”
熊洪将大致的想法告诉了熊巫,熊巫一边思考,一边缓缓地点头,这些想法,的确可行,而且从物质和精神上,都能给族中的老人带来好处,也能刺激新人们对部落产生归属感。
“从今年开始,只要是外部落加入熊部落的族人,前三个月,部落只提供最基本的食物和住宿,他们需要干活和学习,这期间的劳动,是没有额外报酬的。”
熊巫对此非常认同,一般而言,这些新加入的族人,需要经过至少三个月的培训和习惯,才能逐渐适应部落的生活和生产节奏,这期间,如果对他们太好,反而会伤害之前加入部落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