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我只想铲屎

第705章 第一份“协议”(第2页)

 换算成铜币的话,至少在1000铜币以上,就算是熊部落自己,大规模列装这些皮甲,都会感觉到很吃力。但青铜斧青铜刀具这些,生产二十把,也就只需要200枚铜币到500枚。

 “十名族人或者五名青壮换一副甲胄,顺带搭配一件部落的青铜矛,就这样定,要是以后他们有更好的东西,那以后再说。”

 熊洪见众人久久不语,也有些犯难,但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实际上不用考虑这么多,只不过是现在的情况,不是熊部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还得看这些部落们有什么。

 “可以,这个比例,我们不会亏多少,也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

 实际上,熊洪很早就想制定出一套部落各种物资的交换清册,只不过现在还在八号营地,无法及时回去听取部落的意见。

 毕竟每次跟一个部落——不管是相识还是第一次接触的——在交流的时候,都会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件物品,该用什么样的价格来换。

 从实力和需求来说,这完全就是卖方市场,也就是不管这些部落愿不愿意,熊部落掌握着定价权,这些部落同意也好反对也罢,其实最终决定权还是在熊洪这里。

 我可以不要你们的族人,不要你们的各种兽皮、猎物或者什么东西,但你们不可能不需要陶器、食盐、工具、麻布……更不可能不想像熊部落这样,可以掌握耕种和养殖的技巧。

 但固定一个交换的基本价格,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以部落现在的铜币为基准和参考,所有的东西,都按照这个来进行定价,在多使用几次之后,进行调整,就能相对准确地反映出熊部落和这些部落人员和物品的实际价值。

 对,价格和价值,是不一样的东西。

 如此一来,熊部落在进行物资交换的时候,还能顺道将部落的铜币给推行下去,只要能够保证铜币始终能够与熊部落进行物资交换,也就是保证“熊部落货币”的信用,这种交易简单、携带方便、自带美感的铜币,自然能够得到这些部落的接受。

 当熊部落货币成为一个区域性质的货币之后,那熊部落能够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在围墙外面等待商议结果的梧生等人,很快就得到了熊大传来的消息。

 “青铜斧一把两人,青铜刀一把三人……一副皮甲十名俘虏或者五名青壮……”

 虽然这些“价格”很是高昂,甚至让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梧生等人一时难以接受,但对于他们来说,熊部落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毕竟愿意把这些好东西拿出来交换,就已经远超他们的期望。

 梧生等人自然是喜不自禁,当下便拉过熊大,用一百名俘虏换了十套甲胄,又用剩下的俘虏,换到十把青铜斧和青铜刀。

 而带过来的一些杂物,只能跟熊部落交换一些食盐和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了。这让很多跟随而来的猎手们很是不解,上次那点人,还能换到这么多东西,这次人数几乎翻倍,怎么才换这么一点?

 当然熊部落也没必要跟他们解释什么,这些事情是各个族长自己要去面对的。当然,梧生等人也不傻,这次来,自然也是希望多带一些物资回去的,尤其是食盐和肉干。

 故而,梧生等人跟熊洪提了一个想法,就是先从熊部落“借”一些回去,等下个月再来的时候,用族人和物资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