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对营地的安排
下河谷诸部的事情处理完毕,接着就要处理营地的事务,熊洪有时候觉得,这个族长干的活也太多了。
可熊部落近八千的部众、六十几个营地、十几个相关工坊产业,几乎都离不开他的安排,况且部落分散在方圆两百多里的范围内,各种事务自然也不会少,怎么办?只能“加班加点”的干。
“族长,八号营地这里,有什么地方要安排调整的吗?”
熊大见熊洪将记录着这次交换情况的书册给收了起来,便开口问道,“还有一个多月,估计就要开始秋收了,八号营地这里,也用不了这么多人,是不是要多抽调点族人回去?”
实际上,从上次下河谷诸部过来参与集市的时候,熊洪便已经开始为返程做准备,比如确定营地的负责人、对一到八号营地的规划、物资的储存和调配等,都已经有了初步的预案。
熊部落要想在河谷诸部站住跟脚,那就必须保证在这些部落中具有强大的影响,而要想保证这种影响的持续,就必须依靠丰富的物资和充沛的武力,这两样东西,尤其是丰富的物资,在几处营地都还没有形成自给自足的能力时,只能依靠部落运送。
故而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物资运送的问题。
部落不是没有物资,而是运输能力限制了部落的进一步发展。
从四月开始,到现在,熊部落本部已经运送了至少五批的物资,其中的一部分,存放在三号营地和沿途的营地,剩下的一部分,则运到了八号营地这里。
即便如此,每天八号营地所消耗掉的粮食,即便是对粮食数量极不敏感的熊二,也感觉到触目惊心——每天光是煮粟米饭,整个营地400多号人,就需要至少四大包粟米。
更何况,有时候周围的部落过来,熊部落也要提供饭食的。
这也让熊大熊二等人终于明白,熊洪族长经常挂在嘴边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什么意思。
从部落通往八号营地,途中所耗费的时间和物资已经越来越少了,熊部落沿途的营地和族人,正在不遗余力地修整这些营地建筑和道路,尤其是道路,经过这段时间的改造和“截弯取直”、修建跨“沟”大桥,通行的难度和耗时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相比较熊洪刚过来的速度,从一号营地到八号营地,原本需要7天多的时间,现在,只需要5天即可完成,等熊二负责的山道凿开,估计还能节省下来1天的时间。
“没错,八号营地这里目前还不具备自给自足的条件,留这么多人在这里过冬,完全没有必要。”
对熊大的提法,熊洪点头赞同。
“而且这里就算耕种养殖发展起来,也至少需要一两年的积累,短时间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毕竟离熊部落的核心区域还是太远,这里也不像是朝阳营地,现在能够从周围吸收足够多的人手,只能先依靠着自己族人,再一点点地从几个部落换些劳动力过来。
实际上营地的安全性已经大大增加,不需要驻守大量的族人,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的地方,就能很好地防守住八号营地。
首先,熊部落与下河谷诸部的交流很是密切,现在居然都诞生了“借贷”的业务,与之前刚见面时那种紧张和警惕的情况完全不同,事实上,梧生等人也完全没有跟熊部落对抗的心思,尤其是在见到熊部落的实力后,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