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成立航空兵(第3页)

 这个时代的农业生产力十分低下,稍有风云不顺就会减产歉收,如果家中再运气不好遇到个生病、着火、遭瘟等意外的话,即便有村委会救助日子也会难过。

 而且一样水养百样人,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都有好吃懒做的懒汉,这些懒汉不肯在田地里花力气,生活中又多有好赌、酗酒之类的恶习,当初土改分配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等不用几年就再一次全部败光了。

 杜斌彬觉得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但他左思右想也没得出一个可行的办法,于是只好把调查情况写成报告提交鄂豫皖根据地党委集体研究。

 作为穿越者,带着后世成熟土地政策眼光的赵骥立即就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全部土地收归公有,百姓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私人之间不得买卖。

 没想到这个意见一提出来,第一个反对的居然就是提出问题的杜斌彬:“不行!绝对不行!这么干岂不是违背了我党当初对老百姓的承诺!”

 “打土豪,分田地”是独立师在农村地区发动群众时最常用的宣传口号,杜斌彬认为把土地收归公有和刻意欺骗百姓没什么区别。

 赵骥知道每项政策都是一步步慢慢发展才能成熟起来的,杜斌彬并非迂腐,只是受限于时代的眼界而已,就好比后来的改革开放一样,最初时都是饱受争议反对的。

 “老杜,你记不记得延安说过一句话,叫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赵骥耐心解释起新土地政策的用意,“我们把土地收归公有并非欺骗、糊弄百姓,所有权归公就是为了从根子上防止土地兼并,只要使用权归私、收益也归私就不会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