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战役准备(第3页)

 没办法了,国军肯定是指望不上的,能不添乱就该念阿弥陀佛了,武汉只能自己独力来打了!

 赵骥首先命令郭勋祺集中七个地方独立旅转移到六安、淮南、蚌埠一线,与合肥、滁州的倭军保持对峙,护住鄂豫皖根据地的东面侧翼,确保主力部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第二次武汉会战中。

 赵骥则率领七个主力纵队分散进入大洪山区和大别山区,从东西两翼形成对武汉的包围夹击态势。

 一直密切留意着独立师一举一动的阿南惟几虽然无法获得详细的情报,但经验丰富的它仍然从独立师在六安、淮南、蚌埠一线大规模换防的举动中嗅到了一丝山雨欲来的危险味道。

 阿南惟几立即就警惕地开始集结兵力,眼下它手头共握有七个师团,看似兵力雄厚,实则整体战力早已大不如前。

 一方面是它除了需要对付独立师以外,还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盯住湖南的薛岳兵团和江西地区的国军偏师。

 另一个方面则是随着战争的推进,大量的倭军师团都由两旅团四联队制改编重组为三联队制,而且这其中还有大量新近才从岛内调入的预备役士兵,在单兵战斗力上跟以前那些身经百战的鬼子老兵根本没法比。

 比如第六师团、第十三师团等都是这样,在遭到独立师毁灭式的全歼后,虽然参谋本部出于种种考虑没有撤销部队番号,但同样的番号底下却已经是改头换面的两支部队了,老兵基本看不到了,当家的全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蛋子。

 不光是单兵战力的大幅下降,就连武器装备水平也下滑得厉害,资源几乎都用在了太平洋方向拱卫本岛,如今的倭军在火力上相比于国军精锐部队已经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了,就更别提和全面完成换装的独立师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