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万里遥制(第2页)
“当然不能撤兵”,郭汝瑰思索一阵后回答,“于公于私总长你都不能同意”。
“为何?”
郭汝瑰在心头稍打腹稿便娓娓续道:“于公,两军尚未大规模接战,我军丝毫败迹未露,哪有仅仅单凭共军军舰去向不明这么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就让数十万大军不战而退的道理,而且一旦临敌后撤,难免丢弃辎重兵员,岂不成了不败而败”。
“至于王耀武担心中野集中主力击我西集团一部,卑职以为大可不必,总长请看”,郭汝瑰走到地图前边指边说,“西集团孙元良麾下光是顶在最前面的整五十四、整七十一师两支美械部队就有近七万人,装备如此精良的大军,就算中野全师来攻,他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吞得下去”。
郭汝瑰说完偷眼打量陈诚的神情,见对方不自禁地缓缓点了点头以后,他才又继续补充说:“到时候我军大可以命令西集团就地固守,然后再令东、中两线同时趁虚出击,武汉一战可下!”
最后,郭汝瑰故意加重语音做出判断:“只要孙元良能在宜昌前线坚守十天,只要十天就行,我军必胜!”
陈诚听得心情大为激荡,于是趁热追问:“那么于私呢?”
郭汝瑰环视左右,然后走近低声说道:“于私,这份作战方案可是校长亲自制定的”。
于公的分析,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于私的原因则就这么短短一句,可就是这一句话让陈诚彻底打定了主意。
郭汝瑰在武汉会战、常德会战期间数次预判料中倭寇的下一步举动,几乎无一谬误,使得陈诚对这位“智囊”几乎产生了依赖性的信任。
“好!我这就去找委员长汇报!”
紫金山美龄宫官邸,陈诚照着郭汝瑰的分析复述了一遍,听得大师既深感陈诚不愧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又深忿王耀武不听自己的话。
你是学生,我是校长,你居然敢质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