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飞将技发动

抗战期间,沿江退守重庆的国军舰队几乎全毁,而战后接收的新舰都部署在了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因为中野隔断交通,此时正在忙着从华南往东北、华东、华北转运兵力。

如此一来,孙元良就陷入到了和三国时夷陵之战中的刘备同样的困境,不是不想水陆并进,而是水路实在走不通。

ps:对夷陵一战感兴趣的首长,可以去看看我的另一个完本小说《骥行三国》哈。

重庆至宜昌之间,除了沿江的数百里狭长通道可供行军外,其余全是崎岖陡峭的山地,军队根本铺排不开,所以尽管出动了十万大军,但真正能跟宜昌中野第八军交上火的只有整五十四师的一个旅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野司严格限制了一线守军的火炮使用,但依托工事防御的第八军压力其实并不大。

而且,就在孙元良亲自来到整五十四师师部亲自坐镇督战的当夜,萨本政也率领江防舰队全部主力秘密驶入了宜昌港口码头。

与江防舰队同时抵达的,还有提前走陆路出发的由中野副司令郭勋祺亲率的第一、第二、第三军,再加上原本就在宜昌后方待命的第六军,此时宜昌地区的部队已经超过了中野一半的总兵力。

武汉野司指挥部内,参谋长陈奇涵把战役动员令递到赵骥面前:“司令员,宜昌方向参战部队已经全体就位”。

“好”,赵骥矍然起身提笔落下名字,“发电!开始总攻!”

清晨江面的薄雾还未散尽,三颗信号弹毫无预兆地腾空而起。

什么鬼?前线阵地的国军士兵莫名其妙地望向天空,不一直是我们在进攻吗?共军发射信号弹算什么意思?

“叫士兵马上进入阵地!快!”到了前线后一直绷紧神经盯着对面任何风吹草动的孙元良一反常态地热心起了部队防务,“如遇共军进攻务必守住,擅退者死!”

孙元良预料中的猛烈进攻并未来到,第八军的阵地上安静依旧,但眼尖的国军士兵却指着江面高叫了起来:“军舰!共军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