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天保山阻击战(第2页)
在原时空轨迹中,无论是长春、沈阳、双堆集还是陈官庄,国军在被围初期都还能顽强地主动反击或者拼死突围,可只要被大师亲自插手指挥折腾几下,就会迅速丧失全部斗志变得不堪一击。
最典型的就是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出了沈阳先去彰武,然后又被要求去锦州,然后又被要求去营口,然后又被要求回沈阳,最后这支战力强横的重兵集团就在几乎没有进行有效抵抗的情况下,被东野稍一攻击就迅速全师溃散,和之前的表现完全就跟两支不同的部队似的。
遭到火力压制后,天保山脚的这个团不等命令就直接自行撤了回来,再不像之前血战哨路山的那个团那般愿意浴血死战。
开什么玩笑,老子的命难道不是命,又不是你们这些大官手头捏的棋子,你当打仗是过家家呀,我们这些当兵的好不容易才拿命拼下来的山头,你一纸莫名其妙的电报说放弃就放弃了,要是这样,那我又何必拿自己的命去陪你玩游戏。
眼见部队士气低落,虽然心知现在发动急攻才是正确的选择,但阙汉骞却做出了一个和原时空塔山阻击战时一样的选择:“让兄弟们先退下,休整一天时间恢复下士气,等明天再继续进攻不迟”。
纵观解放战争史,国军类似这种自己抹自己脖子的愚蠢操作简直比比皆是,而我军几乎每一次都及时抓住了对方送上门来的机会。
这一次同样不例外,就在阙汉骞下令休整一天的时候,同批登陆后续跟进的一个团就已经赶到了天保山阵地,和先期抵达的两个团合兵一处,而第二批的三个团也从宜昌登船,不出意外今晚就能按时抵达。
等到次日天亮,当整五十四师再次发起攻击时,天保山连同周边的几个次要山头已经集结起了中野第一师全员和第二师的一个团共计六个团的兵力。
奉节至秭归的崎岖地形注定了大兵团无法完全展开,兵力优势极难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