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俗世洪流(第2页)
孔祥龙接过令牌,感受着里面沉甸甸的灵力波动,他虽不懂修真,却知这令牌能装下海量财物,当即拱手:“世鸣兄放心,我这就安排人办妥。”
“还有一事,”徐世鸣补充道,“院里的孤儿病患,若有根骨尚可的,待成年后送到渤海郡,或许能踏上修行之路,也算给他们谋条出路。”
孔祥龙连连应下,两人又聊了些当年共事的往事,直到日头过午才散。徐世鸣回到四合苑时,桌上的饭菜还温着,墨兰颖正摆弄着电唱机,见他回来,忙递上一碗酸梅汤:“夫君累了吧?快歇歇。”
次日清晨,一行人换乘了一辆装饰低调的马车,由两头神骏的挽马拉着,缓缓驶离北平城,徐世鸣没有选择御空飞行,反倒想借着马车的慢,好好看看故土的人间烟火。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渐渐驶入平原,沿途的景象渐渐开阔起来,麦田一望无际,新插的秧苗在田里排得整整齐齐,偶见农人扛着锄头在田埂上行走,皮肤黝黑,脊梁却挺得笔直。
“他们的日子好像还是清苦。”墨兰颖撩开车帘,看着路边一个啃着窝头的孩童,小声说道。那孩子脸颊消瘦,衣服打着补丁,却抱着一个红漆小木碗,眼神里有股亮闪闪的劲儿。
徐世鸣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轻声解释:“这些年战乱刚过,龙国的元气还没完全恢复,但你看那。”
他指向远处的田垄,“那些田埂上都插着木牌,写着各家的名字,如今分了土地百姓心里就有了盼头,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经过一天的行驶,马车已到山东境内,他们特意绕路去了泰山,山脚下的石阶上,挑夫们背着沉甸甸的货物往上爬,汗珠子砸在青石板上,汇成小小的水洼。
墨兰颖看着都心疼,让徐世鸣取了些灵米,悄悄放在他们的担子旁,那灵米虽不能治病,却能快速补充体力,寻常人吃了也无副作用。
泰山爬完几位夫人特别开心,第二天他们又来到了曲阜孔庙,他们见着许多穿长衫的老者,领着孩童祭拜香火缭绕中,孩子们背着《论语》的声音朗朗上口,灵媱望着“万世师表”的匾额,轻声道:“这是华夏文脉传承,倒比修真界的宗门延续更显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