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白热化阶段的调查(第2页)
“是!”三人齐声应道,随即迅速各自展开行动。警局内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每一个人都深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证和新发现的线索,或许就是揭开碎尸案神秘面纱的关键,他们必须争分夺秒,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众人转头便开始对这些案件仅有的一些物证进行更加细微地调查。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布料残渣、灰烬和金属碎片分别放入专业的检测设备中,专注地盯着仪器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数据变化。邱涛则一头扎进土地管理部门的档案库,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中翻找着与废弃仓库周边土地相关的资料。李子昂坐在办公桌前,将之前所有的调查记录、照片、证人证言等资料一一铺开,试图从这些繁杂的信息中找到与新线索相契合的点。
可是,李队的思维却有些不同。他没有立刻投身到具体的线索调查中,而是站在白板前,久久凝视着上面绘制的案件关系图。图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案件的各个要素:抛尸地点、受害者信息、已发现的线索、涉及的人物……李队的目光在这些信息之间游移,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整个案件的脉络。
他心想,碎尸案绝非孤立存在,从宋先生的神秘出现,到付正兴的拼死阻拦,背后必定隐藏着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证,也许不仅仅是指向犯罪手段的线索,更可能是连接各个犯罪环节和人物关系的关键节点。
李队决定换个角度思考。以往他们都是从线索去推测罪犯的行为模式,这次,他尝试从罪犯的行为动机出发。假设宋先生和付正兴背后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么碎尸案只是他们达成目的的手段之一。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如此残忍且风险极高的方式?是为了掩盖什么,还是为了传递某种信息?
想到这里,李队拿起电话,联系了负责调查受害者背景的同事。“再深挖一下受害者的社会关系,重点排查他和一些商业活动、土地交易或者特殊组织的关联,哪怕是极其细微的线索都不要放过。”李队放下电话,又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目的、动机、关联。他相信,只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案件背后的迷雾终究会被扒开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