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泛黄的记事本(二)(第2页)
“现如今的我却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惊恐万分的女孩,也就是那个叫柳艾青,她那绝望的眼神和无助的哀求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而当时的我们,却为了一己之私,将她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 "
随着对记事本内容的深入阅读,内心的愧疚与恐惧如潮水般涌来。但同时,也有一种想要结束这一切的冲动。也许,是时候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这些隐藏在黑暗中的罪恶接受正义的审判;
可是,这也只是其中一人的叙事,对于提取证据来说,差的环节还很多。这仅仅是一个记事本,其上的记录虽详实,却只是一家之言。对于李子昂的团队来说,尽管有了这样一份看似关键的证物,可真正要构建起完整、坚实的证据链,还差一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目前光有这一本记事本,虽然其中详细记录了犯罪过程,但在严谨的司法程序里,孤证难立。它缺乏其他旁证的有力支撑,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仅有一根支柱,难以稳固。比如,没有直接的物证能将记事本里所记录的犯罪行为与犯罪嫌疑人在现实中确凿地联系起来。没有现场的指纹、血迹、毛发等生物证据,或者与案件相关的物品残留,就难以在法庭上铁证如山般地指认犯罪嫌疑人。
而且,证人的缺失也是一大问题。除了这个记录者,没有其他旁证人员能佐证记事本里所描述的犯罪事实。也许需要找到当时的其他参与者,或者案件的目击证人,他们的证言将极大地充实证据链。又或者能获取到相关的通信记录、交易记录等,这些都能进一步夯实证据,让整个案件的证据链趋于完整,使犯罪嫌疑人无法狡辩。
李子昂深知,虽然这个记事本是一个重大突破,但他们的路还很长,必须争分夺秒地去寻找剩下的关键环节,补齐证据链,才能将这起尘封多年的碎尸案真相大白于天下,给受害者一个完整的交代。
转眼就这么度过了一个漫长的下午的时间,此时的众人也已经累了。警局的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疲惫的气息,文件资料杂乱地散落在桌上,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空气略显浑浊。
李子昂此时伏案在桌前,滴着眼药水。长时间盯着文件和证物,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酸涩难忍。药水滴入眼中,带来一阵短暂的刺痛,他轻轻闭上双眼,靠在椅背上,试图缓解这连日来的疲劳。
一旁的邱涛瘫坐在椅子上,头向后仰着,眼睛半睁半闭,手里还夹着一支快要燃尽的香烟。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胡茬也冒了出来,显得有些邋遢。“哎,感觉这案子像个无底洞,线索倒是不少,可就是串不起来,真让人头疼。” 他吐出一口烟圈,无奈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