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打破西甲百年历史,林风华丽的半程

赢下第一场比赛,让国奥队的队员们士气上涨了不少。

下一场比赛的时间定在四天后,地点是在广州的越秀山体育场。

克劳琛打算在比赛中对首发阵容进行调整,让之前没有出过场的另外几名超龄球员出场,看看他们跟国奥队的这批球员的化学反应。

上一场国奥队主打的是左路,而这一场,在孙继海换下谭望嵩之后,林风便有意识的多往右路传球,将进攻侧重点放在了右路。

孙继海的下底传中能力虽然不算特别顶尖,但比孙祥要稍微好一点。

在林风刻意倾斜了进攻方向后,他在右侧边路的表现机会很多,全场比赛完成了多次传中,并贡献了一次助攻。

孙继海的能力很强,这一点克劳琛早就知道。

但年过三十的他,已经过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巅峰期了。

所以克劳琛一开始并不打算带他去参加奥运会,因为他这个年龄,能否入选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国足首发阵容都成问题。

这样宝贵的锻炼机会,留给年轻人显然更好。

但克劳琛却通过这场比赛,敏锐的发现了林风对待两名球员的不同态度。

上一场比赛中,当国奥队的右后卫上谭望嵩的时候,林风一次都没有给他传过球。

赛后他听到这个统计数据的时候,还有点诧异,虽说两人在场上的位置相隔较远。

但一场比赛下来,两人之间连一次传球都没有,这实在是有点太不正常了。

克劳琛知道林风左右脚均衡没有逆足,不存在更擅长在哪一侧进攻的问题。

所以当时他猜测应该是林风觉得孙祥和毛剑卿所在的左路更强,所以才将进攻重心大幅度的向左路倾斜。

但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克劳琛猜测,林风似乎不太喜欢这个叫做谭望嵩的年轻右后卫,否则也不至于零互动。

不过这只是克劳琛个人的猜想,还没有经过验证。

他打算在比赛结束之后,单独找林风聊聊,问一下对方的意见。

这场比赛最终结果是2:0,国奥队上下半场各进一球,再次击败了美国国奥队。

这两场比赛美国队并未放水,他们是真的打不过中国队。

尤其是第二场,别看中国队的进球少了,但他们对比赛的掌控力却更强了。

这场比赛美国人踢的那叫一个憋屈,控球率低到只有30%,射门次数也只有可怜的五次。

美国队根本找不到什么进攻的机会,几乎全程都在挨打。

要不是国奥队员的射术有点抽象,自己浪费了大量的机会,进球数翻倍都有可能。

赛后,就连主教练克劳琛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严肃的批评了球队的射术:

“我们的队员对于机会的把握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欠缺,创造出机会把握不住,这是很大的问题。”

这确实是很大的问题,美国国奥队并不强,跟他们比赛时,国奥队可以浪费机会,可一旦遇到实力更强的对手,国奥队员们若是继续这样挥霍机会,那就是在亲手葬送自己。

不过德国老头也没把原因全都归咎于球员的射术差,他也怕批评的太狠会打击到球员们的信心。

来中国几年了,他发现中国球员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缺乏自信,明明有实力,但在场上一紧张就发挥不出来。

“可能寒冷的天气让队员们肌肉有些发紧,他们害怕受伤,所以放不开手脚吧,还好我们参加的是夏季奥运会,不是冬季奥运会!”

老头幽默的回答逗乐了在场的一众记者,老头带队成绩好,这两场比赛国奥队踢的也确实不错。

所以记者们也不打算黑他和国奥队,相反都想跟他和国奥队的一众球员打好关系。

不出意料的话,未来十年的国足,就要靠这一批人撑起门面了!

如果国足衰落期的话,那他们八成会冲上踩一脚,通过黑国足来收割流量。

但现在国足的崛起势头很明显,这个时候黑国足很可能不会有什么人认同,反而还会遭到各方的攻讦,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