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春秋战国?(超高武西游篇)(第3页)
周承没有去给太微华详细解释什么,就这样也挺好。
伴随着氤氲彩辉荡漾,三道身影超脱在时间线之上,消失在这一片世界。
和当初依靠诸神遗泽才能去往一个个概念世界不同。
如今的周承,凭借自身的能力,也能一个个概念世界,往返在诸天时间线中。
……
“我听闻,赵国有三宝。”
“一曰蔺廉,将相和,智勇全,无往不利。”
“二曰赵胜,贤人也,让诸国士人来投,甘愿做门客以驱驰。”
“三曰周承,世外高人也,有负山架海之能,为人间无上大宗师。”
“三宝在手,赵国不可击破。”
山间一小院内,周承盘起端坐在蒲团之上,身前一位赵国士人正坐(跪坐),希望能够征辟周承,为庙堂效力。
来到这一界不过半年时间,周承从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直接走到了这一界修行路的尽头。
至少目前来看,已经抵达了世人口中大宗师的境界。
所谓修行路,从锻筋骨开始,依次是壮脏腑、蕴气机、开气海、辟窍穴、通经脉、悟真意、养元神、凝真炁。
所谓真炁,便是精气神升华到极致,将气血、气机、真意三者煅成一炉,引动自身逆溯先天真一之炁。
“李公不必再劝,我无有插手人道之势的念头,只求悟得天意,羽化登仙。”
面对周承的回应,这位李公还是在劝:“君子何必执着羽化登仙本就是传说,自天子定鼎天下以来,谁曾见过登仙封神之人”
“便是大宗师,定鼎八百载以来,也不过只有君子一位矣。”
周承起身,躬身抱拳,不在多言。
李公最后叹了口气,终是忍不住拂袖而去:“有担山架海之能,却蜗居山野,君子实是令赵国士人失望。”
目送这位李公离去,周承则是望着傍晚霞光,叹了口气。
“也不知虞韵和太微华,是否也到了一个没有前路的下位面。”
这一界的世界架构,可以算是多元平行架构。
无限次元内,有无尽寰宇,每一个宇宙都受到至高界面的影响,极度类似。
唯一不同的便是有强有弱,周承所处的这个世界,算是较弱的一个,只有凡俗修行路,前路已经断绝。
“也该走了,行走天下间,找寻上古时期的信息,证得天人之位。”
大宗师之上,便是天人。
八百年前,周太公羽化飞升,登天人之位,让众生惊叹。
除了周太公之外,八百年来再无一人臻至这一层次。
身为大宗师的周承,便已经是人间极致。
刚刚那李公所说的担山驾海之能,绝非虚妄。
从最初的锻筋骨开始,这战国游侠之多,能锻筋骨有成的极少,但凡有所成就,便能开千斤之弓,百千矢而不绝其力。
曾经力抗万斤大鼎的秦武王,也不过就是这个境界。
再往上便是壮脏腑,不仅是力量大涨,更是能活到人寿极尽,百岁以上。
八百年来,能走到这一步的都寥寥无几,每一个都能名垂青史。
这和史书上记载的商末周初完全不同。
据传商末周初,有大战,万仙齐聚,血流漂杵。
能够被称之为仙,一个个都是活过数百载的人物,最次也是第三境的存在,蕴养气机,能凡人军阵而衣不染尘。
这等层次的存在,弹指便能击飞万斤重鼎,更能取人首级于十里之外,对于凡人而言绝对算是仙人了。
但这也就是练气士最后的辉煌。
在武王开辟周朝之后,练气士一途一落千丈,几乎再无什么惊才绝艳之辈诞生。
八百载来,二境人物足以名垂青史,三境人物更是屈指可数,如当今秦朝武安君,杀神白起。
周承回到屋内,摸出来一个青铜小鼎。
小鼎上镌刻着金文,记载着一些疑似有上古传承的绝地。
“蓬——”
白光闪烁,周承身影化作残影,浩浩大风呼啸,御空而行,直奔楚地。
御风而行,为七境宗师之能,朝游北海暮苍梧是最确切的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