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论佛老说寂灭,佛道皆留一正果(第2页)
花普散缤纷,即离宝座,对大众道:“大德初始将至,汝等当迎。”
众等闻言,皆遵佛旨,两路幢幡宝盖,即出山门,便虚空界,起祥光无量,法华万千,倒卷三万里,烛照阎浮世。
只消片刻,便见天际神曦灿烂,有东来佛老引大德初始、虞氏神女而至。
“礼见大德初始,无量寿福。”
诸大众尽皆迎讶,众佛陀亦是礼敬。
“诸位请起,无德无功,不敢当诸位朝拜。”
周承说话间,自是口含天宪言出法随般,便见周天道韵化无形之力,阻众等再三礼拜。
旋即,便见海上菩萨捧金策言:“初始尊者,我佛如来早已等候多时,还请入灵山一叙。”
“善!”周承颔首。
旋即,众佛光法华落于鹫山峰顶,大雄宝殿之外。
即入宝刹,见世尊如来自莲台上起身,合十曰:“老僧见过尊者。看书屋晓税网 冕废跃渎”
周承亦是还礼:“久闻世尊法名,今得拜见,幸甚。”
随周承而来的虞韵,亦是随之行礼。
一位无上正等正觉,只求大寂灭大超脱的无上存在,自是应当礼敬。
“请大德初始,虞氏神女入座。”
说话间,便见一七彩莲台和纯白莲台自虚空中绽放而出,有比丘、比丘尼恭请周承和虞韵入席。
待周承入座之后,佛老方才出声:“自东来佛祖处,听闻尊者大德欲求大寂灭,不知尊者如何看老僧所修之寂灭法?”
周承沉吟一声,旋即道:“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方曰寂灭。”
“至此,皆为小寂灭,乃小乘也。”
“大寂灭者,不可知,不可思,不可议,蕴无尽玄妙,寂寂真如,不敢妄下评论。”
有道是人有三死。
第一死,乃身死。
顾名思义,性命断绝,方为身死。
对于凡人来讲,身死便是万般皆休。
而对于修行之辈来说,身死并非不可逆。
第二死,乃名死。
所有记得你的人,皆随你死去,至此人间再无有人记起来你,此谓之名死。
有大能者,起心动念间,便从涅槃中归来,故此唯有名死,方然大能者惊惧。
至于这第三死,便是大寂灭。
所谓大寂灭,便是在世间的一切痕迹都被抹去。
寻常人,也不会有第三死的机会。
盖因大能者能洞观岁月,怎能无痕迹、无因果?
只有行大寂灭法,方得此境。
周承讲完自己对寂灭的理解,旋即看向世尊如来,道:“不知佛老,如何理解超脱之妙?”
“超脱者,亦有三乘。”
莲台宝座,世尊肃穆,捏妙诀,放无量光,沉吟曰:“教,寂灭阴神,涅盘遗臭壳,方为小超脱。”
“教,道非道,妙非妙,真如在上,是为中超脱。”
“教,有非有,无非无,一切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能作如是观,当作大超脱。”
“大超脱,乃大寂灭之后再涅槃,乃真无上,真正觉,真源流,真本性。”
讲说完自身对于超脱理解之后,佛老又言:“真人讲说禅法,曰见性即佛,玄妙如斯,不知真人所言,何谓见性?”
“收摄身心,六根清净,五心皆伏,顿悟万道,方为觉悟,当得作佛。”
“善。”
“敢问佛老,可知大寂灭之后如何方得涅槃?”
周承此话一出,这一场论道方才走向高潮,来到要点。
“大寂灭,大真如,万有不存,万物皆虚。老僧自言,唯有一心,可破非有非无、非无有、非非无有……”
讲述完自身对于大寂灭之后大涅槃的理解,佛老合十行礼,看向周承问曰:“敢问真人,大超脱当得何求?”
“不说求,不说修,超脱寂寂,万道曰妄……”
大雄宝殿上,只见两至尊论道,舌绽道声,口出梵音。
千般道妙异象,万般法华真莲。
只论得那天地色变,穹天暗淡;又说得那虚空遍莲,大地失色。
两尊智者,一者放大光明,照无量天。一者起大道华,映无量世。
浩渺气机倒卷,周天大道臣服,两种异象交相辉映,教那诸天诸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