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阴阳交媾成大药,只差九转丹光灿(第2页)

周承没有犹豫,直接端坐在那道台之上,虞韵则侍立在周承的身侧。

 “帝君同天道为友,修持金丹道,乃正法也。大道三千,丹道为最,实乃道门正宗。”

 “故此,愿请帝君,做一个祖师,传一脉道承。”

 周承本以为这一次会见到故人,不过显然并不是,只是故人行走人间留下的肉身。

 所谓道成肉身,不外如是。

 “固所愿,不敢请尔。”

 周承话音落下,便见元始天尊沉吟两声,道:“初始之前,蒙昧不存,道之未生,是为太易,或可曰:太易清微祖师。不知帝君意下如何?”

 “善,我曾有一化身,混元初判道如先,常有常无得自然,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弥山倒性还存。”

 周承话音落下,体映无量光,走出一道身影,着九宫、服八卦、戴太极、踏两仪,端的是一得道祖师的风姿。^天!禧·晓¨说`徃¢ *免·沸/阅?毒*

 “如此,道门多一无极法脉矣,吾便不叨扰道友了,大罗天上,有大道感召,道友合该走一趟。”

 三清天说是最高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三十三重天曰离恨天太清境,三十四重天曰禹余天上清境,三十五重天曰清微天玉清境。

 玉清境上还有第三十六重天,曰大罗天圣境。

 有道是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上清境元气所成;太清境,玄气所成。

 故此合成圣境四重天,实则又是一体,说是这天有三十六重也对,说天高三十三重也没错。

 “既是大道感召,自当走一趟。”

 说话间,周承起身,向元始天尊见礼,而后走出碧霞城,目光望向那天上虚无。

 “三十六重天何在?为何我察觉不到。”

 周承轻笑,道:“三十六重天,自在无中,跟紧我。”

 说话间,周承拉起虞韵的手,一步踏出,身影便消失在【有】的领域。

 只见三界诸世之外,无量虚无。

 立足于虚无中,万有都要归墟,都要散去。

 周承擎无量法光,笼罩周身,形成一个独立的【有】领域,只要虞韵不走出这周承身侧丈许的范围,就不会有所影响。

 “你……你在消失?”虞韵察觉到周承的变化。

 用消失来形容也不准确,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在受损,而是在扩散。

 倏然有辉光流转,现大道源流,化大罗天圣境,弥散开来。

 而后周承便看到一位熟悉的老道,端坐于大罗天中,目光似乎远眺无尽的次元和维度,无尽的概念世界。

 “小友,无恙?”

 “伯阳先生说笑了,修士岂会生病?”周承笑着回应,拉着虞韵坐在道人的身侧。

 道人笑道:“如何不会,那衍生出厄土高原的生灵,不就是为了追求真正的太易,把自己折腾病了。”

 “我觉得这不算病,毕竟是一心求死,若他心有生机,自然就能脱离非有非无的状态。”

 周承话音落下,就看到道人摇了摇头:“心病怎能不算病?”

 交谈两句之后,道人笑着道:“如今小友道心已固,可尝试证太初矣。”

 “未曾圆满,再等一等吧。”

 周承还是打算有始有终,待自身丹道臻至圆满之后,再行大寂灭也不迟。

 “哪有什么真正的圆满,不过如此也好,心愈无瑕,性命便愈坚固,如此也算好事。”

 道人颔首,而后打量一眼周承,遂道:“我观道友如今合该行丹道第六功,老道这大罗天也算是清净,合该道友于此运功。”

 “善,烦请伯阳先生护道。”

 周承颔首,旋即也不犹豫,双眸半阖,心神入定,进入那玄渺内景之境。

 只见那内景丹炉中,四药完满,通透澄澈,与金鼎玉炉共鸣,放无量光,呈清晖异象。

 “劳烦道友,调和四药,交合阴阳。”

 周承看向护持鼎炉的黄婆,微微欠身。

 “谨遵大老爷法旨。”

 黄婆肃然,演无我宽容之心,催动金鼎玉炉,调和四药。

 乌金相盘结,兔髓木液藏,阴阳颠倒炼,两仪引渡玄。

 所谓阴阳交媾,即是四药归一,五心和合,需大智慧大毅力,方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