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孤苦猴头难无依,山灵且听樵夫言(第3页)

“那也是个妖怪,被佛祖压在山下,动弹不得。”

周承泼了一盆冷水,顿时猴头一阵呲牙咧嘴,然后就老实了,叹了口气:“悔不听师父教诲,落得如今田地,只恐永世不得翻身,苦也苦也。”

好猴儿,仍旧是修心不成,二神扰乱,智慧不清明。

若是智慧清明,以猴儿的悟性,怎看不出这只道是一番历练怎可能永世不得翻身。

世尊老佛费劲巴力的将猴儿压在山下,若不是为了教诲,干嘛找这么多不自在,直接打杀便是。

也别说猴儿神通广大,是西行路上不可替代的部分。

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西游上妖魔多,神通广大更不少,套上箍儿都是老实孩子。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唉,你也甚是可怜,我入山斫柴,只觉饥渴难耐,便摘了一个山桃打算果腹,今便送与你吃食罢。”

周承化作的汉子,将利斧挂在腰间,伸手从背后篓子里,摸出一个红彤彤的山桃。

“吃不得吃不得,俺老孙自是金刚不坏身。饥不坏,渴不死,而你是个凡人,谷虫在身,你且吃便是。”

猴子拒绝了周承的投喂,引得周承一笑。

“好猴儿,那厢山桃多矣,你吃便是,我若饥渴便再摘。”

悟空闻言,不再多言,将这樵夫凑到嘴边的桃子,三两口便吃净。

“多谢,多谢,此恩俺老孙铭记。”

猴子似是有感而发,道:“当年俺老孙,天上紫纹长生桃,也不过吃一口便扔,其滋味却远不如今日这山桃矣。”

周承遂笑道:“这道理,俺一个樵夫也知道,饱时珍馐皆无味,饿杀馊饭也奇珍。”

猴子也哈哈一笑,叫到正是此理,正是此理。

这些年来,猴子被压在山下,无人探望,一时间自是话多了起来。

闲聊一阵之后,周承听着猴子吹了半天的法螺。

也不知猴子想到了什么,忽然叫道:“好汉子,俺还不知你是何来历,若教俺老孙日后能脱身而出,必将报答此一桃之恩。”

“俺不过山下村落一樵夫罢了,听闻你所言,自是威风,如今却落得这般田地。这倒是让俺有感而发,想起来老家的一则传闻,你可愿一听”

猴子闻言,连忙道:“好汉子,但讲无妨,但讲无妨。”

周承长叹一口气,道:“山灵且听樵夫言,世代伐薪度日艰。幸有茅屋避风雨,妻勤子笑共炊烟。朝斫青柴暮担市,粗茶淡饭心自安。忽见崖生千年芝,赤光熠熠照林间。贪念顿起忘根本,弃斧攀藤欲登天。妻劝知足儿牵袂,却道仙草值万钱!一朝失足堕深涧,暴雨山洪卷人湮。空余破檐滴冷露,孤儿寡母哭连连。”

“山灵啊,黄金梦,莫痴缠,粗布衣,最温暖。莫学前人忘旧斧,石上青苔岁岁绿,山月如灯照故园。”

言罢,周承拍了拍黄牛,慢悠悠的往山下走去,只剩下那石中老猴,久久不能回神。

良久之后,那老猴连忙大叫:“你是哪方的神仙能否告诉俺老孙名号,俺老孙日后必将报答,必将报答!”

五行山下定心猿,就算是修心未成,猴儿也不再膨胀无知,终究灵性不曾彻底蒙昧。

周承这一番话说出,好猴儿终于是回过味来,知晓来人定然不凡。

良久之后,猴儿望着那远去的身影,只听到山间调子声回荡,经久不息:“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

待出了五行山林间,那白牛现出本相,看向周承道:“老爷,您既然还认猴子,为何不现真身”

“猴儿聪慧却狂妄,此番正是修心劫,我不现真身,便是要猴儿在煎熬中,心有所成,道有无仗。”

白牛俯首称是,向着周承匍匐。

周承哈哈一笑,道:“且去,且去。去那大汉皇朝,见一见那中兴大汉的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