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黔中求布(第2页)
淑妃回神,做出含羞状,嗔了慕容宇一眼:
“皇上,臣妾不敢。臣妾知皇上为国事殚精竭虑,怎会闹性子?臣妾只是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在前朝为皇上分忧。”
慕容宇听得心里舒坦:
“蓉儿若是男子,那朕后宫岂不是少了一位佳人?再说,你还有个好兄长在前朝替朕分忧。”
淑妃:“臣妾的哥哥?”
淑妃祖父官至兵部尚书,父亲无大才,只做了个七品小官。淑妃的兄长秦源有几分才干,如今在兵部库部司任郎中,从五品的官职。
淑妃不能直接问前朝之事,只绕着弯道:
“臣妾的哥哥可没什么大才,全靠皇上提携。”
慕容宇不置可否,回忆了今日朝堂之事。
黔中道的官员递了折子来长安,说黔中道今年秋冬格外冷,春夏之际又因为暴动而错过播种生产,现在黔中道许多百姓还是吃不饱饭,穿不上衣。
照这样下去,恐怕会恶性循环,再生动乱。
求朝廷发放赈灾粮食和布料去黔中道,助百姓过冬。
慕容宇在上朝时提及此事。
户部尚书付迁站出来说:
“皇上,黔中道的粮食可以从附近的山南道、江南道和岭南道调配,但至于布料——恐怕一时筹集不了那么多。”
慕容宇不悦:
“区区一些布料都筹集不出来?”
“今年冬日寒冷,市面上麻葛布料已经是供不应求。”
“黔中道暴乱后,重建各州各县已经拨了不少款项,眼下还有梁王和越王的府邸在修缮,江南那边的行宫还未建造完,还有京郊的温汤……”
付迁说了一堆,大概意思就是没钱料少,别的地方用钱还多。
慕容宇:“国库存的布料?”
付迁:“皇上,国库存的布料大多是丝绵,不是供给百姓的。”
一群大臣就有议论开了。
有人说要么让京城的人捐些旧衣裳过去,黔中道人少,京城一人捐一件就差不多了。
有人不赞同:“长安城只有富庶人家能捐点旧衣,很多穷困百姓自己都不够穿,怎么捐?”
还有人居然提议不用布料,让那些百姓自己打猎穿兽皮,反正他们祖上都是蛮夷。
有个出身黔中道的官员忍不住道:“谁能大冬天光着身子去打猎?毛皮是那么好猎的么?”
没人提送丝绵布料去应急,丝绵布匹是供应给皇室、官僚、勋贵等人的,是供给他们自己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