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发誓不说出去

 陆春娘指着山坡各面一一介绍道: 

 “这是纺纱区,这是织布区,旁边是裁剪区,下一个是缝制区……最后是仓库区。” 

 秦源顺着陆春娘指的的方向看过去,见不同区域内不断有人将上一区产出的成品运到下一个区作原料。 

 所有的区域连起来,物料如流水一般在各个区淌过,从一根线变成了一件衣裳。 

 秦源以前在江南地区也见过大的布坊,也有分区,但人家那是世代传承下来的布坊。 

 岭南山村里的布坊也能有这么明确的分工,这是他没想到的。 

 秦源:“有劳陆娘子带我去各工坊内走走。” 

 看着是很壮观,但实际成品如何还得细查。 

 若做出的东西不合要求,定然是要返工重做的。 

 陆春娘带着几人从纺纱区开始走。 

 秦源看见众人都在做工,纺纱吱溜溜转个不停,显然很熟练,效率很高。 

 秦啸凑近一个纺车看,见纺车上的线条粗细均匀,没有杂质。 

 秦啸伸手想捏起棉线来看,被陆春娘制止了: 

 “这位老伯且慢,你手上若有油污,不宜碰线。” 

 说罢,她取来两块打湿的布巾子。 

 秦啸看见自己手指上的确还沾着之前吃花生米的油,尬笑道: 

 “是老夫大意了。” 

 秦源和秦啸都接过布巾擦净了手,跟着继续往前走。 

 走到缝制区的时候,看见缝制区内部还进行了细分。 

 有人专门缝袖子,有人专门缝裤子,还有人专门缝口袋。 

 秦源走到一个低头缝裤子的妇人面前,看见妇人在反复缝同一处。 

 “你为何缝好了此处还要缝” 

 妇人一边缝衣裳一边答:“回大人,这是裤脚的位置。将士们行军打仗,要走要跑,还经常坐在沙土上,所以裤脚、臀后都是容易磨损开线的地方,要多缝几道。” 

 秦源点头,又问另一个缝口袋的姑娘: 

 “为何把口袋缝在衣裳外面,不缝在里边?” 

 “喏,衣裳里面也缝了口袋的,但是外边也得缝。” 

 穿针引线的姑娘把手上的针线放下,将衣服披在身上给秦源几人演示: 

 “西北冬日天冷,将士们外边又套着盔甲,伸手进衣服内拿东西很不方便。有些常用的东西就可以放在衣服外边的口袋。好不好看是次要,实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