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皇家纳采,贵女封妃(第2页)

 不求让女儿一舞动京城,只想让她每日能多走走跳跳,晒晒太阳。 

 裴姝原本对舞剑也不甚上心,但是自从看见薛玉琢练剑的样子后,大受激励,也想练出那般追风惊云的气势来。 

 想法是很好,可做起来太难了。 

 她每日都在院中练习,花了好多功夫。 

 薛玉琢练完剑后,就翻上墙看裴姝练舞,顺便指点她: 

 “你身子歪了,不对,下盘不稳……” 

 “手手手!手没伸直……” 

 “脖子太僵了,回头你肯定要脖子疼的……” 

 裴姝听得有点气馁,舞剑比看书写字难太多了。 

 “薛玉琢,我何时能练得像你那么厉害?” 

 薛玉琢只问她:“我三岁便开始扎马步,五岁提剑,练了十年有余,你打算练几年?” 

 裴姝握着剑:“不知道。” 

 薛玉琢忽然弯起眼角:“那你乞巧时问问织娘,求她保佑你练得快些。” 

 七月七,乞巧节。 

 大瑜有风俗,闺中女子在乞巧节拜神仙织娘,一求心灵手巧,二求如意郎君。 

 裴姝听到乞巧节,鸦羽般的眼睫颤了一下,带着几分娇蛮的语气警告薛玉琢: 

 “我乞巧那日,你不许趴墙看。” 

 “为什么?” 

 “不为什么。” 

 乞巧节那日,裴家坐在一起用饭。 

 贺夫人问:“姝儿和璇儿可想好晚上要向织娘求什么?” 

 裴璇先道:“我要求织娘保佑我练鞭子练得越来越好,最好赐我一本秘籍。” 

 “你不如求织娘保佑一下你的画功,免得你只会画乌龟。” 裴凌云今早发现自己的书册被裴璇偷偷画了乌龟,气还没消呢。 

 裴璇嘴上不吃亏:“那我求织娘给我找个厉害的好二嫂,好好管住我二哥。我去年求织娘给我找个大嫂,这不就找到了么?” 

 大哥裴凌风今年刚订了亲事, 

 裴凌风给小妹倒了些荔枝膏水:“是是是,多亏璇儿了。不过,璇儿今年若是求姻缘,那该帮姝儿先求才是,凌云还早呢。” 

 裴姝乍然被点到,拿着筷子的手顿了一下。 

 裴夫人:“姝儿明年就及笄了,是要看亲事了。” 

 裴凌风:“母亲可是心中有人选了?” 

 裴夫人看看面颊红润的裴姝,又看了一眼沉默吃饭的裴定礼,到了嘴边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口。 

 裴璇放下筷子,拉着裴姝的手,骄傲得很: 

 “阿姐是长安顶顶好的闺秀,自然要有顶顶好的郎君来配。” 

 裴姝被妹妹这话捧得满脸羞意,她把手抽回来,给妹妹夹了一块鱼肉:“吃饭,先别说了。” 

 晚上,她回到院中。 

 院子里设了祭拜的供桌,摆了瓜果。 

 月盘高悬。 

 清亮的月色照得地上光影分明。 

 裴姝在供桌前的蒲团上跪下,两手交叠在额前,虔诚拜道: 

 “祈愿织娘垂怜,佑我阖家安康,无疾无忧。” 

 “愿织娘赐我心灵手巧之福,更祈得遇良人,文辞似海,如芝如兰,以结百年之好。” 

 她拜了三拜,从蒲团上起来,转身就看见月影清晖中的少年。 

 裴姝顿时皮肤下燃了一团火,烧得脸上滚烫: 

 “薛玉琢,我不是跟你说了,让你今日不许偷看的么。” 

 薛玉琢一脸无辜:“我没偷看,我正大光明看的,也没趴墙,是坐在墙上看的。” 

 裴姝:“那、那你都听见了?” 

 薛玉琢故作叹息状: 

 “唉,你方才拜织娘的时候左手和右手上下放反了,这下求反了。” 

 裴姝还真没注意左右手上下的事: 

 “放反了会怎样?” 

 “也不会怎样,就是求不到一个文绉绉的郎君了,织娘大概会赐个舞枪弄棒的郎君给你。” 

 薛玉琢说这句话的时候,俊秀的面庞隐在槐树的阴影下,将脸上的紧张和通红的脸色藏得严实。 

 裴姝脑中嗡得一下,被薛玉琢这话惊得有些昏了脑袋。 

 她手脚笨拙地掩饰着自己的心慌,随手拿起一个浑圆的梨子对着薛玉琢扔过去: 

 “你尽会瞎说,我不理你了!” 

 薛玉琢长臂扬起,接住了梨子,送到嘴边咬一口: 

 “挺甜的。” 

 裴姝捂着脸回屋了。 

 月亮越升越高。 

 裴姝趴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好久都没睡着。 

 寂静的夜里,她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声被无限放大。 

 喵~ 

 初九蹭到她的床上来,碧色的眸子如水洗过一般晶莹剔透。 

 “嘘——初九。” 

 裴姝从床上爬起来,走到窗边对着月亮再次拜下 

 这次很谨慎地把左右手的上下顺序换过来了。 

 月光照得她的脸越发白净,她的声音小得只有她自己能听见: 

 “求织娘莫怪罪,我方才说谎了。” 

 “我不用夫君文辞四海,如芝如兰。” 

 “我只求一个爱笑爱吃果子,会给我摘花偷酒的夫君,就像他一样。” 

 少女叩拜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一只从月宫里逃出来的兔子。 

 她轻手轻脚地抱着初九回床上: 

 “初九,你听到了我和织娘说的秘密,你可谁也不能告诉。” 

 裴姝把脸埋进枕头里,笑得肩膀都在颤。 

 很久很久以后,裴姝回忆起来这个夜晚。 

 她自嘲地想,定然是织娘怪罪她说谎了,才会把那样生气蓬勃的少年从她身边夺走。 

 半年后,庭州传来噩耗,薛将军战死沙场。 

 消息传入京城,隔壁的薛府一夜之间就挂满了白幡。 

 薛玉琢身穿孝衣,欲赴边疆承父业。 

 裴家去薛府吊唁。 

 裴姝看见穿着薛玉琢跪在灵堂内,整个人消瘦了一圈,眼白布满血丝。 

 他身上的张扬热烈被抽走,留下顽石一般的坚韧和沉默。 

 薛玉琢长大了。 

 从一个恣意的少年长成一个沉稳的男子。 

 那段日子,薛玉琢没有再来过裴姝院子的墙头。 

 可裴姝反而每日都主动去院子里舞剑,眼角余光总往西侧的墙上飘。 

 除了一片树影,什么也没有。 

 昨日薛玉琢没来。 

 今日薛玉琢没来。 

 后日薛玉琢也没来。 

 大后日…… 

 就在裴姝决定主动爬上墙头去张望的那日,薛玉琢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