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元宵画舫(第2页)
前两日搬家的时候,我坐在马车上,看见你家了。你家门匾上写着镇北侯府,门好大好高,像我们村口的树一样高。
听说,你家隔壁就是我爹以前的家。
那宅子门上贴着好多封条,好像已经贴了好久好久。
门也很高大,檐角还雕了瑞兽,比浔州最大的宅子还好看。我才知道,原来我爹小时候住的是那样气派的房子。
我一直盯着那宅子看,可是我爹只看了一眼就不看了。
我现在住的宅子也很大,我们运气好,花很少的钱就买下来了,徐伯伯也没有绑人老母。
我原以为来到长安可以不用念书,谁承想这两日我爹他们竟然又想送我去书院了。
在念书这件事上,他们心肠真是比过年的腊肉还硬。
过完正月,我就要亲眼去看看书院了。
呜呼,人生实乃变故多端!
昭庆十年正月初一
知知】
苏知知写完落款,眉毛一跳,又再落款下面补了一句:
【哦,忘了说,我的力气变大了,他日相逢,当较腕力,输者请客。】
苏知知折好信,塞进信封里,拿浆糊封好口。
她把信写好交给家里大人,等机会合适的时候会送去西北。
苏知知的正月初一到十五都过得很充实。
花二娘和虞大夫带着她满京城玩。
花二娘手头宽裕,请知知和虞大夫去京城里的茶馆、戏楼、食肆。
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知知是花二娘和虞大夫的孩子。
花二娘被人误认作知知娘亲的时候,只是笑。
虞大夫对孩子一事并不执着,花二娘倒是想要个孩子,最好是像知知这样的女儿。
但是虞大夫给花二娘把过很多次脉了,知道花二娘少时服毒伤身,眼下不适合生育,需要先调养三年,三年后便可有孕。
花二娘也不强求,那就先调养三年再说,吃吃玩玩,天天好心情。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日,大瑜素有赏花灯的习俗。
长安城连续三日夜不闭坊,百姓可四处赏灯。
花二娘豪气地说要请宅子里所有人一起去街上吃炸汤圆,还要给所有人买面具。
大家便一起出来看花灯,吃汤圆。
走到后面便三三两两散开在拥挤的人群中。
月圆,灯明。
四处挂起的花灯汇成星河铺满头顶。
在街市穿梭的行人好似星河中的游鱼一般。
苏知知左手牵着伍瑛娘,右手牵着郝仁。
她脸上戴着刚买的猛虎面具,伍瑛娘挑了了个猴王面具,而郝仁戴着青面獠牙的傩戏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