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徐妙玲的劝阻(第3页)

 “我告诉你,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没有青山书记从省纪委下来亲自坐镇,你连曾鸿升的案子都拿不到。”

 “若是上面不想让曾鸿升出来,重新回到平城主持大局,你查到的那些证据,搁置十天半个月都是正常现象。”

 “到时候,平城来了新市长,你的那些证据又有什么用?”

 “宗朝光案……”

 “我就问一句,如果崔鹏的党籍没有保住,他会将证据交出来吗?”

 崔鹏交出证据,是因为可以保住自己党籍?

 若真是能保住党籍,再运作一番,几年后便又可以起复了。

 估计这才是崔鹏真正的目的吧!

 徐妙玲长出一口气,再次问道:“你答应他了吗?”

 “答应了!”

 “若是这样,你就必须到纪委系统了。这样吧,你来一趟市纪委,和青山书记说一说,就说你愿意去省纪委,看他愿不愿意带你回去吧!”

 程竹笑道:“这件事我和鸿升市长提过,他的意思是,我和苏曼卿如果都在省纪委,她会比我升的快,两人的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况且,省纪委中大部分的人都有自己的关系,我这种靠本事吃饭的人,在那里玩不转的!”

 徐妙玲嗤之以鼻道:“胡说八道,哪个领导干部不喜欢那种既有本事,又会说话的下属啊?”

 “国内的官场,关系确实很重要,但还没有到了‘唯关系上’的地步。”

 “一个位置放什么人,与一把手的好恶息息相关。”

 “青山书记已经是常务副书记了,加上这次在平城的活动,帮了大领导的忙。”

 “回去以后转正的可能性非常大。”

 “你去省纪委,比在左阳县当一个常务副书记,要强的多。”

 程竹闻言,深吸了一口气。

 徐妙玲的话,不无道理。

 去省纪委,发展的前景确实比去左阳县好很多。

 可他真的想回去,想要改善一下自己的家乡。

 最起码,也要改善一下那里的政商环境,让牛山镇的农民,能将自己的农产品卖出去。

 而不是被人低价收购,辛苦一年只能解决全家的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