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一首悟空,被大圣打赏肆风月下
第184章 人情世故与压力(第2页)
只能说朱总这么多年,“炒股”这么失败的还是头一次。
……
《先烈们》的发酵,让一些年轻人看到了中国不一样的电视剧,小人物的刻画,恢弘的场景让大家也大饱眼福。
而老一辈人,比如像谭老,还有京都戏剧学院的院长薛玉龙薛老等人,则看到了中国电视剧的一些可能。
可能年轻人眼里,这就是一部高分的抗战片,但在老前辈眼里,则看到了更多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说张倩茹那里是人情世故,那么王衍导演这里则是一些殷切希望。
“小王啊,《先烈们》我看了,很不错,很大胆,继续加油!”
“小王,广电那边的关系,我已经疏通好了,只要不违反原则,你的片一律绿灯。”
“文化宣传方面不用担心,国家这边会最大限度的支持你的创作,就这部剧,今年的白玉兰奖还有金鹰奖跑不了了。”
“哈哈,今年看有没有信心拍一部电影,把我们国内的一些金鸡奖,百花奖,金马奖什么的都拿一遍。”
“小王啊,我们华国的经济上去了,文化也得跟上去,国家设立的这些奖项是用来评优的,不是给一些人中饱私囊的!”
“今年电视剧的奖项因为你含金量上去了,不错!”
“电影方便你争取争取,放心,不是给你压力,你放宽心!”
“小王……”
此时的王衍导演,明明已经人到中年,但接着电话却不由的点头频频说是,头上的汗珠密布,他的压力太大了。
毕竟电话的那一头,可是一位位身居高位的领导。
与音乐不同,毕竟音乐能承载的东西有限,可能更多的只是好听传唱。
但是电视剧电影不同,那是一种文化的缩影。
通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像所有人展现一段史诗。
这些年抗战剧为什么一直经久不衰,因为这是国家允许的,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国家告诉所有人,华国的地位是打出来的!
但是不能一味的这样,霉国靠电影,泡菜国靠爱情电视剧,霓虹国靠艾薇,咳咳动漫,开始入侵着华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