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一首悟空,被大圣打赏肆风月下
第253章 网上舆论与女菩萨们(第2页)
【就是就是,完了,我又歌荒了,想念刘明老师的又一天】
【可恶,刘明老师已经十几天没有写新歌了,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歇的】
【同意,组团绑刘明进小黑屋写歌】
【楼上的+1】
【……】
总之因为这一个小小的新闻,但因为和科幻还有刘明老师挂钩,一下子就火爆了。
虽然有白有黑,甚至还有一些客观的网友,不过大部分都不看好王衍导演的科幻片。
尤其是一些老牌的导演,甚至跳出来指责王衍好高骛远。
当然真实的心里不得而知,可能有些是真心相劝,有些可能就是嫉妒人家年轻敢尝试,他们老了,不敢拍科幻,怕败坏名声。
当然也有一些国家老前辈支持,比如京都戏剧学院的院长薛玉龙,就发声说,支持王衍导演拍摄科幻片。
他的原话是,“咱们华国人,就是不怕困难,不能因噎废食,科幻片怎么了,华国人就不能拍吗?人家老霉能拍,我们华国也能拍!”
“小王不要怕,有什么困难和国家说,要钱有钱,要人我们京都戏剧学院有的是演员!”
这也就是因为王衍导演的《先烈们》拍到了老一辈人的心里。
尤其是剧中那些什么两弹一勋,搞科研的存在,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理。
《先烈们》之所以拍的好,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抗战片,就是因为他不仅仅囊括了抗战时期的先烈,甚至连新华国成立时,那些为国奋斗的先烈们也一样记录在内。
可以说,如果不是王衍导演的这部《先烈们》积累下来的口碑,网上可能因为科幻这两个字,都不会有白子,纯黑子都有可能。
这其实也不能怪网名,确实是一些导演当初用科幻这两个字,圈了不少钱。
如果说片子可圈可点也就算了,关键是内容喂屎。
观众们花钱是去看电影,而不是去看导演们“故意不小心”的东西。
当然网上的热度居高不下,并没有影响到刘明的生活,他该干嘛干嘛,直播间有观众问起来,他也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