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知否(5)(第3页)

 北宋时期道教繁荣,上有皇室修建庙宇,定期举行斋醮仪式,下至民间也有广泛的信仰基础。

 在系统的配合下,沈清河干脆先从普通人开始义诊,只要不是什么大病,一碗药水喝下去,第二天就好的差不多了。

 而那些得了重病的人,也能明显感觉到痛苦减轻了,病情有所好转。

 因为是义诊,妙手仁心的名声迅速传扬开来,反正迄今为止,喝了药水的人只有病好的,没有吃死的。

 有些没病没灾的也会带着小孩来求一碗药水,沈清河也不吝啬,只是不允许重复领取,不然消耗的就太多了。

 最开始只是底层看不起病的老百姓会过来,没几天就有一些富贵人家也过来看热闹。

 沈清河不接受上门看病,毕竟他就是一缸药水行天下,好不好的,喝一碗试试就知道了。

 那些有钱无权的人,接触不到太医院的太医,民间的郎中又治不好,只能怀抱着侥幸的心理前来试一试,谁知都好了。

 病人的身份不断的拔高,自然就进入了上层人的眼中。

 汴京城内,天子脚下,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十分的引人注目。

 传到最后,官家也有所耳闻,但是皇子与普通的小孩可不一样,谁也不敢轻易提议找一个民间的大夫来给皇子看病。

 太医院医术出众者甚多,若是去到民间举行义诊,效果未必就会输给这个人。

 而且这个人来的突兀,没准就是专门冲着勋贵人家的孩子甚至是小皇子来的。

 毕竟皇子有早夭之相,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交给太医院或许还能多活些日子,若是落到有心人手里,说不定就直接一命呜呼了。

 知道自己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官家的耳朵里,沈清河倒是不急了,按部就班的接待面前已经排成长队的病人。

 而那些家中有病人被治好的,也自发的维护秩序,顺便通知自己的亲朋好友,有事儿没事儿都可以带着自家的孩子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