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游说李隆基(第2页)
他们虽无甚武力,然此番征战南诏,亦有诸多百官和文人心存疑虑甚至反对。
而李白这些文人皆乃大唐上下之名流雅士,他们在民间有着巨大的号召力。
他们愿投身军旅,不正说明我们此次征召南诏。
乃是顺应民心之举,是民心所向吗。
一旦民心所向,军民便能同仇敌忾,上下一心。
如此一来,攻打南诏自然便不在话下,犹如摧枯拉朽一般”。
杨昢顿了顿,又接着道:“再说此次攻打南诏,路途遥远。
其间会经过我大唐诸多壮丽秀美的江山风景。
让这些跟随的诗人、文人能够亲身领略我大唐的锦绣山河。
他们必能触景生情,创作出更多歌颂我大唐美好盛景的传世诗篇。
我们皆知,这些文人诗人大多郁郁不得志,心中皆嫌自已的官小。
渴望能有更大的舞台施展才华,皆想做大官,成就一番大业。
此次正好是天赐良机,待到时我将南诏攻打下来。
乃至将南诏外别的国度整个南疆都收入囊中,便有了一块极大的地盘。
然而攻下的地盘皆是蛮荒之地,到处都是未开化的蛮夷。
到时便可将这些文人诗人派往那里教化蛮夷,传播我大唐的先进文化与礼仪。
这不正符合我朝对蛮夷‘抚夷为夏’的英明做法吗?
如此一来,不但彰显圣上有开疆扩土之赫赫战功。
还能够展现圣上有文武并治之非凡才能啊” 。
杨昢这一番话,可谓是句句在理,层层递进。
如同一把巧妙的钥匙,打开了李隆基心中那扇原本紧闭的大门。
同时也巧妙地拍了一通马屁,让李隆基听得龙颜大悦。
杨昢的一番分析与谋划,心中仿若被注入了一股甜蜜的暖流,美滋滋的。
李隆基也是期待:这文武并治之策,既能彰显大唐的国威与文德。
又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实乃一举多得的良策。
李隆基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于是,他微微抬起头,轻咳一声,装作矜持地说道:“嗯,杨爱卿所言甚是有理。
既如此,朕便准许他们与你一同前往征战南国,届时军中诸事,皆听你号令便是” 。
那语气虽然故作平淡,然眼中的赞赏之意却如明亮的星辰,清晰可见。
杨昢闻言,心中那叫一个欢喜,仿佛中了头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