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创立大唐歌舞团


 而且,李隆基心中亦很是惊讶,仅仅只是演奏一首歌。 

 那些花楼老板与富商竟然愿意出到一万贯。 

 要知道,大唐如今,一年的财政收入除了那些米粮、布丝绸等物资。 

 单纯收到的金钱,也仅有一千多万贯。 

 相比之下,这一万贯钱赚得竟是如此轻而易举,着实令人咋舌。 

 于是,他面带微笑,对着杨昢温和地说道:“嗯,杨爱卿,你果然有心了。 

 朕真切地感受到了你的真诚,这银票朕便收下了。 

 朕又不禁好奇,我大唐的百姓难道真的如此富裕,如此舍得花钱? 

 仅仅只是听一场演奏,便出价一万贯钱,这可真是超乎朕的想象啊”。 

 杨昢朝着李隆基微微欠身,笑着解释道。 

 “圣上,咱大唐,尤其是这繁华的长安,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积攒了些许财富,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人们花钱去寻欢作乐之事,可谓是数不胜数,随处可见。 

 可以说,现今整个长安的各表演团体或是花楼都赚得盆满钵满,日进斗金。 

 臣于此间亦有个想法,思索良久,想与圣上您细细言说;。 

 我们大唐官方不是也经营着一个花楼吗? 

 然其经营状况却不尽人意,似乎并不怎么赚钱。 

 这令臣十分奇怪,也深感诧异。 

 为何他人的花楼能大赚特赚,而我官方的却难以盈利呢? 

 因而,臣期望能够与圣上合作,凭借圣上的英明领导与臣的些许谋划。 

 咱俩一同创立我大唐一个全国性的大唐歌舞表演团。 

 将我大唐的歌舞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同时亦能为朝廷增添一份不菲的收入,此乃一举两得之美事啊”。 

 李隆基一听,特别惊讶地说:“创立大唐歌舞团,能赚到钱吗?该咋整呢?” 

 “陛下,您把长安乃至全国官营的那些花楼和艺人当作合作的资本。 

 我呢,就负责创作更多的乐曲和歌曲,或者去收集最新最有名的歌舞曲目。 

 等到开业的时候,咱们向观众收点费用。 

 比那些花楼表演团的收费稍微低一些。 

 这样一来,咱大唐从上到下的老百姓都能听到最新的歌舞曲了。 

 这既能和老百姓一起欢乐,又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