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太轻松了,太配合了!(第3页)

 直指大唐安南道南面的占婆国时,更是感到不可思义。 

 何履光迅速集结卫兵,风尘仆仆地往占婆国走,想要追上杨昢大军。 

 杨昢率领大军从陆真腊国撤离后。 

 马不停蹄地直奔半岛上最后一个国家——占婆国。 

 与之前的策略不同,这次他没有选择直接奔袭占婆国国都。 

 而是从占婆国的最北面开始,由北向南逐一收复部落和城池。 

 占婆国位于中南半岛海边,其地形呈一个大弧线。 

 这为杨昢的进军路线增添了一定的复杂性。 

 占婆国与唐朝的安南道有着特殊的渊源。 

 历史上,唐朝曾多次率军攻打安南道,与占婆国之间爆发了多次激烈的战斗。 

 如今占婆国也不是唐朝的藩属国,其态度依然强硬呢。 

 面对这样的局势,杨昢决定采取与初次进攻骠国时相似的策略。 

 即稳扎稳打,从北往南逐个攻克部落和城池。 

 经过六七天的行军,杨昢的大军终于抵达了占婆国的国都。 

 而此时的占婆国国王和大臣们早已收到了杨昢进军的消息。 

 在杨昢攻打水真腊国国都时,他们便已经开始密切关注这一动态。 

 为了应对杨昢的进攻,占婆国国王迅速集结了全国的兵力。 

 将近四万大军集中部署在国都城里,摆出了严阵以待的架势。 

 占婆国军队对杨昢的战术有着一定的了解。 

 他们猜测杨昢很可能会像之前一样,直接奔袭国都,而对其他地方则不加理会。 

 同时,他们也清楚杨昢之前的行动并未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和掠夺。 

 因此认为杨昢此次进攻可能只是虚张声势。 

 此刻,从占婆国城池中走出一位人物,正是占婆国的宰相。 

 他策马疾驰至杨昢面前,神色凝重地问道。 

 “这位大唐的将军,敢问您率领如此庞大的军队前来我国国都,究竟意欲何为? 

 虽然我们占婆国不是大唐的藩属国, 

 但是你们大唐一向遵循天朝的仁义之道。 

 缘何您却率兵踏入我国领土,似有攻打之意? 

 恳请将军能高抬贵手,即刻下令撤兵,退出我国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