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送财宝的队伍到来(第3页)

 尤其是究竟该上交李隆基多少,纳入大唐国库才最为合适。 

 良久,杨昢心中已然有了定计。 

 他决定上交大唐朝廷一千万。 

 要知道,这一千万钱绝非小数目。 

 几乎等同于现今大唐中央除却米粮布匹之外,一整年的金钱财政收入。 

 实则正常年景下,大唐的财政收入远不止于此。 

 奈何边军、各地节度使等诸多地方势力层层截留。 

 他们犹如贪婪的硕鼠,将大量财政税收揽入私囊,这才使得中央所得相对变少。 

 回顾历史,安史之乱后大唐之所以难以迅速重振雄风。 

 中央财政枯竭便是一大关键因素,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细细算来,上交这1000万已然是极为丰厚的贡献。 

 此次攻打南诏,因他战术精妙、行动迅速,朝廷实际花费不过才二百多万贯钱。 

 这般一对比,近乎净赚七百万贯钱。 

 放眼当今大唐,哪位将军出征能有如此丰厚斩获?。 

 他们大多都是只会大把烧钱捞钱,却不知如何盈利。 

 拿定主意后,杨昢雷厉风行,当即召集亲信。 

 他让忠诚的下属士兵在云南大和城寻得一处隐秘至极、固若金汤的所在。 

 用来存放那剩余的二千一百万金银珠宝。 

 更兼他精心安排了强大的安保力量,特意挑选出10名以勇猛著称的将领。 

 率领一千精锐士兵,昼夜不息,二十四小时轮流值守。 

 反正如今大和城、南诏尽在他掌控之中,旁人即便眼馋,也绝无胆量前来抢夺。 

 不仅如此,杨昢还展现出心怀苍生的一面,他大手一挥,拨出一百万钱专款。 

 用于在云南、四川两地推行免费医疗事情。 

 杨昢并未忘记与他并肩作战的八万士兵,又从中拿出一百万贯钱予以奖赏。 

 这些士兵跟随他冲锋陷阵,浴血沙场,劳苦功高。 

 有了这笔赏钱,他们回到家乡后,既能分得土地安心耕种。 

 朝廷后续还会有米粮布匹的犒赏,往后的日子,衣食无忧,也算不枉他们的一番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