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请披黄袍(十二)(第2页)

 有人说言大人已经带兵去支援繁京,也有人说言大人已经死在了外面。

 原平城里每隔几日都有人来投奔,少则几十,多则数百,这些人来此都是为了投奔言方应,听闻城中只有孟月池一个女子主事,不少人都变了一副面孔。

 傅寿自从那日之后就一直心生不忿,见这些新投之人不服孟月池,他就与这些人搅和在了一起。

 “要我说,此事也没什么为难的,如今这城中有七千馀人,只要将那姓孟的女子抓了,馀下之事便是任由咱们掌握……手握原平城,忠君报国,自擡身家,都是出路。”

 孟月池自练兵以来就严令军中禁酒,这些人聚在一间关了门的酒肆二楼,围炉而坐,酒是他们从酒肆的酒窖里自取来的,温在壶中,香气隐隐,却被这些人口中的酒臭气所盖。

 “那孟月池一介女流,如何能管得了这一城?现下城中人心大乱,不过是我小小一番施展罢了。”

 “不知那孟娘子身边可有什么亲信,咱们行事之时可得干净些。”

 “哪有什么亲信?她一个人带了个嬷嬷罢了,有个叫柳生尘的落魄剑客,找几个弓箭手,他哪里敌得过?”

 傅寿说着,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冷笑了下。

 与他对坐之人咧嘴一笑:“庐陵明月,等她落在了榻上,哈哈哈哈。”

 在座之人心领神会,都笑了起来。

 第二日,这些人便分头行事,一些人摸向府库,一些人则被傅寿带领偷袭知府衙门。

 谁知,他们刚摸进了衙门,就有一阵乱箭射来。

 屋顶上火光突现,一群强弓手严阵以待。

 待这些人都被尽数拿下,一手持长弓的女子从屋顶上翻下,推开了一间屋舍的房门。

 “孟娘子,偷袭府衙之人已经被尽数捉拿。”

 片刻后,手握长剑的柳生尘也到了此地:

 “孟娘子,偷袭府库之人都被拿下了。”

 孟月池紧了紧身上的裘衣:

 “将这些人尸体堆在府衙门口,还活着的就让他们跪着。”

 “是。”

 第二日一早,府衙门前堆叠的上百具尸首令无数人驻足观望。

 跪在地上的一干人等身上也都有伤,却无人包扎,重伤者血流满地,哀嚎求饶,触目惊心。

 在百姓的观望之下,这些人和尸首被推上车,拉到了城边校场。

 寒雪飘落,被引来此地的数千百姓和集结在此的数千将士都看着这些人。

 在他们的注视之下,一名女子缓步走上高台。

 “各位父老丶诸位将士,我姓孟,名月池,得知府言大人信重,在他离城北上攻打卢龙之时,暂理城中丶军中内外事务。”

 军中之人早知这位孟娘子,城中不少百姓却不知道原来现在府衙里的老爷竟然是位年轻娘子。

 在一片细碎的声音中,孟月池说:

 “一月之前,卫州贵相城被叛军破,叛军入城劫掠,仅留城中数百青壮押解粮草辎重,女子尽数被掳掠,馀下老幼则被砍杀殆尽,贵相城距离原平不过二百里之遥,此事不少人都知道。”

 她的语气很平和,却像是一把带了血的刀,让人们安静了下来。

 人们不再议论纷纷,而是一起擡头看向这位穿着干净面无脂粉的女子。

 “诸位与我一同守城至今已近两月,也见识过了叛军的凶残可怕,原平城外,尸横遍野,我等却还能在城中温饱,所依仗的,就是各位的护城之心。”

 “家国大义之言,我不必细说,只说近处这些事,叛军离开青州,青州百姓穷苦无路,叛军从兖州调兵向西,兖州城里连会走的都不剩了,十几万大军,他们要粮草,要金银,要烧杀掳掠以逞凶狠,若是我等不能同心协力,今日的青州丶兖州丶贵相城就是明日的原平城!此城我们是为谁而守?不过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一条生路罢了。”

 “知府言大人带人北上卢龙,一月便回,若是此战能胜,原平城附近便无可令叛军大军驻扎筹粮之地,如此,我们的原平城才能守住,大家的这一条生路才能守住。”

 白净瘦削的女子说话时候并不慷慨激昂,却令人格外信服,人们看着她,渐渐觉得心中有了些热意。

 是了,他们现在做的,不过是不想死罢了。

 不想死,要活,就得守住了原平城!


 谁能带他们守住原平城,谁就是能救了他们的最好之人!

 孟月池走到了被捆成一团的傅寿面前,继续说道:

 “我来原平城的时候,孤身而来,来日离开此地,也清白坦荡,不带一粒粮食,一块金银。不是因为我是个多么高洁清廉之人,只是因为我深知求生一路有多难,我所做之事,抵不过众位保卫一家老小丶以性命搏生路的胆量。”

 雪似乎下得更大了。

 傅寿奋力擡头,想要看向孟月池,却只能看见雪花从她的裙角前面飘落。

 “可有些人,就将各位的性命当成了可以投靠叛军的投名状,想要劫掠府库,想要杀死这城中守卫,各位,这样的人,可能留他性命否?”

 “不能!”

 激愤之情渐渐连成一片,有人干脆捡起地上的碎石砸向校场前跪着的一干人等。

 孟月池看向刘嬷嬷,刘嬷嬷无声一叹,将一把宽刃大刀递给了她。

 握紧刀柄,孟月池深吸一口气,在朔北辛苦锻炼而得的力气聚於此时。

 手起,刀落,人头滚地。

 百姓们安静了下来。

 傅寿的身体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