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咱们来算笔账(第2页)
谢妙仪急忙躲开,委屈地泫然欲泣:“侯爷,妾身究竟做错了什么,您要这样对妾身?”</p>
周帷铁青着脸:“你自己做的好事,你心里有数。”</p>
谢妙仪满脸茫然,试探着道:“听芙儿的意思……难不成……是俭省开支事?”</p>
“你还敢提?府里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快被你搓磨死了。这大冬天的,你每个院里给几斤黑炭够谁使?是想冻死人吗?顿顿不是豆腐就是萝卜,连白菜都吃不上。鸿儿和娇娇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谢妙仪,他们的父母救了兄长的命。你给他们吃这些东西,你良心就不会痛吗……”周芙积怨已久又嚣张跋扈惯了,再次一通怒骂,倒豆子似的控诉她的所作所为。</p>
谢妙仪虚弱地被半夏扶着瘫坐在椅子上,委屈地嘤嘤哭泣:“芙儿,你自己摸着良心想想,我自嫁到长庆侯府这三年,什么时候短过您和母亲的吃喝用度?如今俭省开支,也实在是没办法。”</p>
周芙压根不信:“胡说八道,难道谁还能逼着你做这种事不成?”</p>
谢妙仪苦笑着看向周帷:“侯爷,这难道不是您的意思吗?”</p>
“????”周帷一头雾水:“什么我的意思?”</p>
“那日在门口撞见,您不是说日后不许我再出去抛头露面,与那些个低贱的商人和市井庶民打交道吗?”</p>
“是又如何?”</p>
“侯爷,您是侯爵,年俸不过一千二百两。如今您升了五品,年俸也不过两百四十两。加上逢年过节宫里的恩赏,满打满算也就三千两银子。其余的进项,大多来自田产和铺子。”</p>
“您不让我出门打理,我对外头的账实在没数。每年只有这不到三千两银子,是实打实的进项。母亲年纪大了,时不时要请医问药。芙儿也已经到了相看的年纪,少不得要经常带她出门走动。衣裳首饰的花销肯定省不了,人情往来也少不了……”</p>
谢妙仪唉声叹气,一项一项掰着手指头数给众人听:“还有慧娘姑娘时不时要置办些东西,两个孩子已经是启蒙的年纪,鸿哥儿恐怕得请文武两位先生,娇娇除了请嬷嬷学规矩之外,女工刺绣、琴棋书画、点茶烹香,都得请专门的女先生来教。除了束修,笔墨纸砚,书籍、兵器、好琴、好棋、好丝线,哪样不要银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