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摄政王倒贴当我外室闪了腰懒懒的一小只
第422章 尘埃落定,论功行赏(第3页)
萧昀突然笑了笑:“魏珩,你真的是个聪明人。”</p>
“前朝不就亡于世家专权欺男霸女,百姓民不聊生吗?大盛开国将近两百年。世家逐渐坐大,再这样下去,马上就要步前朝后尘了。更何况,肃王离开那么多年还能召集旧部叛乱,不就是世家盘根错节的恶果吗?太过枝繁叶茂,把天都遮住了,好好修剪修剪也是件好事。”</p>
“魏珩,你做到了。肃清朝堂,让天下太平,海清河晏。”</p>
“萧昀,你也做到了。肃清朝堂,让天下太平,海清河晏。”</p>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p>
这场叛乱虽然很快平息,但后面的事情却持续了很久。</p>
因为从军需药材一案开始,涉及到很多人,也涉及到很多世家。</p>
和前世一样,就连魏珩的几个侄子,和崔丞相的一个堂弟都跟此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p>
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朝臣依旧主张高高拿起轻轻放下。</p>
但一向政见不合的摄政王和魏珩竟统一口径一致对外,一口咬定要严查。</p>
所有牵扯其中的人,无论什么身份,不管官职大小,全都下狱查办。</p>
家中的人说事不知情却未必不知情,该革职革职,该下狱下狱。</p>
像忠勇侯府那般直接参与叛乱的,肯定是要抄家砍头的。</p>
就算是看在先皇的情面上,也只能留十岁以下男丁和妇孺们一条命。</p>
先皇的外家都判的这么重,其他人自然也轻不了。</p>
尤其是逆贼肃王萧昭,恨他的人不少,一番操作下来,直接判了个凌迟处死。</p>
这些年所有追随他的人,也都是斩首示众。</p>
他的家眷如今还在雍国,摄政王干脆借着这场大胜与雍国谈条件。</p>
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将肃王的家眷全部送回盛国。</p>
雍国没有立即答应,但已无力再战,和谈的使团已经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