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外国蓝盔万花筒(第2页)

 过去我们曾多年照搬苏联建设的模式。现在我们开始走自己的路,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与外界接触多了,更加感到生活在我们这个安定团结的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是多么幸福!苏联人开使羡慕我们了,历史常常令人回味无穷。

 法国军队中的外籍军团早已名扬世界。这个军团已具有百年历史,专门征集留法的外国人入伍。目前该团有100多个国籍的士兵,约有官兵8,000多人。

 法国第一批派往柬埔寨执行维和任务的步兵营,正是由外籍兵团组建的,他们800多人有60多个国籍,负责掌管联柬第6战区的维和工作,战区司令部设在磅逊省(即西哈努克城)。在磅逊省担任军事观察员一年多的我国观察员丶空军上尉蒋建平,与法国外籍兵团中的7名中国兵交情颇深。

 法国外籍军团长年在巴黎丶马赛和尼姆等城市设立募兵处,每年招收新兵约1,700名,报考人员十分踊跃。

 首先,报考人需通过主考官的目视关。外籍军团喜欢录用东方人,而不太喜欢黑肤色的人,认为黄种人听话,黑人难管理;接着是口试关。主考官将用法语询问报考者的出生日期丶出生地丶国籍丶文化程度以及为何加人外籍军团等问题;通过后,便是身体素质测试,万米计时跑丶越障碍赛丶急行军等,主要看人的耐力;最后再进行身体健康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有精神病或传染病等。

 据称,只有20%的人有幸通过前几关而赴卡斯特诺德利新兵训练营参加新兵训练。在为期4个月艰苦的大运动量训练中因身体素质丶事故或其他原因,又有大批人被淘汰。每100个报名者中,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成为法国外籍军团志愿兵的人只有7个人。他们将与军团签订为期5年的合同,服役满5年后,约有50%~60%的人愿意续签合同。剩馀的人由外籍军团一律免费提供一张返程车票和食宿,并发放考试期间的新兵军饷。

 在外籍军团中,部队主官基本上是法国籍军官。法国丶波兰丶德国丶英国丶葡萄牙丶匈牙利丶捷克和罗马尼亚国籍的官兵约占总人数的60%,中国籍的法国兵只占1%弱,约有70多名。

 外籍军团能够吸引众多国籍的年轻人报考,首先是因为军团作战勇敢,冲锋陷阵,素有法国军中“敢死队”之称,富有刺激性,西方不少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都以加入外籍军团而自豪。其次是随着西方社会失业率增加,寻找工作越来越难,而在外籍军团服役相对稳定,只要本人愿意,干15年没有问题。而且满15年(从1992年开始为干满20年)后,每月可领到2,000法郎的养老金。再者,外籍军团长期驻扎在海外。这期间,既可拿到可观的海外津贴(每月一等兵约为2,000法郎,上尉军官则在1万法郎以上),又能利用休假到周围国家旅游开开眼界。而对那些想移居到法国的外籍青年来说,除上述原因外,最大的诱惑力在於加入外籍军团后,5年后被优先考虑加入法国国籍。中国籍的法国兵都是冲着这一条来的。他们当兵并非想在军人生涯中谋求高官厚禄,只想熬到5年后加入法国籍。

 在7位中国籍的法国兵中,周浩宇加入外籍军团时间最早,已有4年了。他说当自己成为法国公民后,将把家里的亲戚朋友陆续接到法国。在柬埔寨维和的7名中国籍的法国兵来自军团所属的不同单位,有的是到柬后才互相认识的。

 由法国统治的外籍军团分配工种也带有一定的歧视,技术性工作多为欧美人干,而脏活累活大都由来自亚非的人去干。这些中国籍的法国兵在出国前并无一技之长,到军团后自然被分配到夥房丶警卫班工作。

 周浩宇和小李加上另一名夥夫负责司令部一个运输连和一个后勤保障连200多号人的饭菜,一日三餐,起早摸黑。一直要干到晚上7点半才能休息,夜间还要轮流在营区和司令官宿舍站岗放哨。一次周浩宇做饭时被蒸气烫伤,面部全是水泡,他顶着满头的红泡,不敢提出休病假挺了过来。还有一次,小李在夜深人静时站岗,疲倦打起瞌睡,被执行巡逻任务的警卫小分队报告了司令,为此他被施行劳动惩罚。被惩罚者在监管下穿狱衣,白天顶着烈日打扫厕所,平整路面,拔草搬石,没有午休,晚上不准喝啤酒和上街过夜生活,这是外籍军团士兵最难忍受的。凡是有过“坐牢”记录的人,往后的晋升及转业时都会多少受到影响。不过有的外籍士兵不吃这一套,有位波兰籍法国兵,赴柬执行6个月的维和任务,有3个月的时间是在“坐牢”中度过的,原因是生性爱喝酒,而一喝酒就要闯祸。对这种几进“宫”的人来说,部队也十分头痛,只好尽早将其撵出军队。

 为了加强外出纪律,维护外籍军团形象,司令官规定:军人外出一律着军装,坐出租车,不准坐摩托车,以免招摇过市,败坏军团名声。因此,每当夜幕低垂,在法国外籍营大门口,便停满当地的出租车,士兵们一出营门便钻进车内,一溜烟地开走了,倒也十分干脆,少了许多不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