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托孤(第2页)

 至于和西夏的谈判,王刚也就是吉祥物,谈判主官是韩丞相。

 这次西夏愿意俯首称臣,大宋也不客气,直接向夏帝提了条件,年年纳贡,岁岁进献。

 以前是大宋付岁币给西夏,现在反过来,西夏每年必须向大宋进贡三十万银子,一万匹优质战马。

 那一万匹战马是王刚要求的,官家和韩丞相都同意。

 西北的战事虽然结束,可大辽还没解决。

 因为燕云十六州在大辽手中,大宋失去最好的养马地,致使骑兵一直劣于大辽。

 西夏的凉州战马甲天下,这次要不是遇到飞爆箭,宋夏之战还不知结果如何。

 王刚看中凉州战马,就是为了将来对付大辽。

 西夏国如今被大宋打怕了,损失二三十万军队,短期内不可能再有作为。

 但是大辽这次没有一点损失,虽然最后撤军,但大宋也付出了三十万岁币的代价,这损失自然要从西夏身上讨过来。

 两国谈判谈了三个月,在王刚看来,也就是讨价还价而已。

 最后西夏每年向大宋进贡二十万两银子,七千匹凉州马。

 和谈结束后,王刚就回到兵部继续自己的咸鱼生活,平常除了上朝听政外,他唯一的事就是研发火器。

 官家赵顼意识到火器的厉害后,加大了兵部的火器研究经费,全由王刚负责,就是不让他碰兵权。

 王刚也乐的清净,从不参与朝廷大事,因为他知道朝廷接下来会有大乱子。

 根据历史进程,官家赵顼登位后,有感于大宋土地兼并的严重,就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在变法的过程中,赵顼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但同时也得罪很多守旧派。

 最后变法派和守旧派斗的不可开交,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最后败给了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使得变法功败垂成。

 守旧派的代表正是那个喜欢砸缸的司马光。

 可以说,接下来几年是朝廷最乱的几年,王刚一点掺和的心思都没有。

 他倒不是不想变革大宋,而是觉得赵顼在位一天,变法就不太可能成功。

 司马光的守旧派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说到底还是赵顼最后摇摆不定的关系。

 变法向来伴随着争议,历史上真正能变法成功的国家,无不有一个意志坚定的君王。

 商鞅若是碰不到秦孝公也白搭。

 可惜宋神宗赵顼远远无法与秦孝公相比。

 王刚也提醒了盛家人,让他们不要参与革新派和守旧派的争斗之中,尤其是皇后盛明兰,他大儿子已经被封太子,以后只要求稳就可以。

 时间一晃就是十几年,大宋内部因为改革闹的沸沸扬扬,相反的西夏经过十年休养生息,已经回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