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傅士仁的汇报(第2页)

 刘备点头道:“你们做的对,现在确实不是收复象林县的时机,然后呢?”

 傅士仁继续道:“出海前陛下叮嘱臣注意搜寻新粮种的事情臣半刻也不敢忘,所以看到稻米便留了心眼,打听一番跟着去了稻田。”

 “对了,林邑那边天气太热,冬月的天气跟涿郡的夏天有的一比,因此还长着稻穗,臣赶到田边发现稻谷长了半尺多高已经出穗了,但当地土着不擅耕种,撒下种子就没管过,导致田间的野草比稻谷还多。”

 众人闻言纷纷倒吸凉气,忍不住骂道:“这群无知的土着真糟践东西,后来呢?”

 现场包括刘备诸葛亮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下过田种过地的,非常清楚种地除草的重要性。

 另外大汉的冬季可是非常冷的,连江陵乃至吴郡等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下了雪,更别说中原了。

 大汉的冬季因为天冷的缘故,百姓想种地都没法种,林邑土着能种地却不种,这不是妥妥的糟践东西吗?

 这种糟践在大汉君臣看来就是犯罪,是该直接判刑流放的。

 反观林邑土着,有那么好的条件却窝在家中睡大觉啥都不管,怎能不让这群视土地为性命的大汉士大夫们气愤?

 傅士仁继续道:“后来臣就接管了那片农田,带兵除草照料,等到稻谷成熟之后亲自收割脱粒晾干给陛下带回来了。”

 “等等……”张昭打断道:“你们出海至今也就三月有余,去时走了一个多月,回来道路熟悉省时一些但也得二十来天吧,也就是说你接手稻谷一个多月就成熟了?”

 傅士仁知道他要问什么,连忙答道:“是的,而且下官特意问过,这种稻谷不分季节,种子撒下去最多两个月就能成熟,每年能收三四季,但林邑土着不会耕种更不懂节气,具体能收割几季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嘶……”这下众人彻底破防了。

 两个月就能收一茬,每年至少收三茬,也就是说一年三熟?

 这土地得有多肥沃?

 林邑土着不懂耕种,撒下种子便坐等收割,这种佛系种地都能有收成,那这土地落到精通耕种的汉人手里……

 既然土地如此肥沃,那是否可以派批族人提前过去占领,跑马圈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