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怀州都督张舜的孙儿之所以能在人群中一眼看到周元,皆因他并非一人而来。 

 偃山清源观常驻信使五十,每人负责京师一县或丰京几处相邻民坊。 

 若有家书传递时,他们会背负信囊将成批信件输送京师各地,再由当地差役详细分发。 

 除此之外,周元的竹乡伯持节仪仗队也长居偃山清源观。 

 大魏有规定,各地重臣入京时需有仪仗伴行,谓曰,将相出车驾有旗幡随,兵卫以甲盾居为前导。 

 之所以有此等规矩,一是为了厚待各地勋贵重臣,加以显贵。 

 二是为了避免京城官吏与纨绔子弟冲撞各地督镇之臣,届时虽有廷尉治理惩戒,却总归会使各地督镇之臣不快。 

 因此在大魏各地少有锦衣夜行之事,督镇之臣入京面圣一向旗帜鲜明。 

 当然,周元也可以抛下仪仗队独自进京,以他的名望丰京大半官吏与勋贵子弟均会相识,甚至会有勋贵子弟愿意为他开路。 

 但作为逸岛众军的统帅,下属又多是京营子弟。 

 他需要亮明身份使众将士亲眷知晓前线战事顺利,督军之帅尚有闲心入京赴宴。 

 为此怀州都督的孙儿,远远便看到了代表周元身份的三面大旗。 

 一曰竹乡伯周、二是少府丞周、三为安远将军周。 

 此三面大旗由雄壮骑士持携,方至丰京城外周边百姓官吏便知,那位出身百姓良家、屡立功勋的新元榜魁回京了。 

 有好事者私下偷偷议论,期待年末新元演武之事。 

 “周少丞不愧是天星降世的神人,不足一年便位高权重,有入九卿治国、督州郡军政之相。 

 今岁末的新元榜魁怕是不好做了,有周少丞珠玉在前,后进之辈若无甚功绩,当自显平庸无为。” 

 “是极,可似少丞这般天资超绝者能有几人,寻常良家子难望其背、京城勋贵至多随行。 

 听说各勋贵子弟已将少丞视为叔父之辈,言既不同席而饮,自然不好与之相比。” 

 一如好事者所言,周元晋升速度过快,甚至已超越不少勋贵,再与勋贵子弟相比确实有些难为他们了。 

 倒是出身良家的将士不受此影响,皆想追随少府丞脚步,再度以武威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