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第2页)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去做这个事情,而且我们也不会全部都让他们退下来,还是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稳妥地推进这个工作”

最终,柳江河还是把所有县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做通了,而且他们这个做法报到市委组织部以后,也得到市委组织部的肯定和支持。

对于这些五十来岁,还没有达到退居二线的干部,他们确实也是分类施策,对于能够推荐提拔成为副县级干部的。

他们积极向市委进行推荐,把几个相对年轻又很有资历的乡镇党委书记提拔为副县级,担任县人大、县政协的副职,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在级别上实现了突破。

对于确实有资历,但是又没有办法提拔的,那就尽量解决副县级工资待遇,让他们享受待遇。

另外还有一些,那就成为县人大、县政协内设机构的正职,还有一些还想干点事情的,就安排到工会妇联残联这些单位去任一把手。

很多副科级干部,他们的安顿就相对简单一些,他们大部分解决了正科级的非领导职务,他们也就觉得满足了。

这个过程也不是发个文件就了事的,柳江河安排分管县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的部领导们,轮番跟这些干部进行谈话,这才让大部分人都点头同意。

当然,只要是改革举措就不可能让所有的干部都满意,肯定也有人坚决不敢的,对于这种人一般情况由柳江河亲自做工作。

不少干部年纪比柳江河大上一倍有余,他们在柳江河面前或痛哭流涕,或拍桌子大骂,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然而,柳江河对此却表现得异常冷静和理解。他深知这些干部们内心的委屈和不满,所以总是耐心细致地劝解着每一个人。

大多数干部还是通情达理的,在柳江河的耐心劝导下,他们最终还是顺着柳江河给的台阶走了下来,这也使得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皆大欢喜。

然而,有那么三个干部却与众不同。他们属于那种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人,对于柳江河的劝说完全置之不理,甚至还威胁说要跳楼跳河,更扬言要到市委市政府去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