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第2页)

就像每个乡镇、每个村庄都有着不同的环境和土壤条件一样,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也不尽相同。

盐都县的人们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并没有盲目地去拓展新的经济作物,而是根据各个村庄的实际情况,精心打造了一种“一个村一个品牌一个龙头经济作物”的发展模式。

说到底,那就是每个村脱贫致富的路子都不一样,也只有这样错位发展,才能避免无序竞争。

这种模式既保留了传统经济作物的种植,又通过专业化的运营,将每个村庄的特色经济作物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为了确保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盐都县在年初的时候,在柳江河的引领下,积极邀请了来自其他地方的多家专业从事乡村经济运营的企业。

这些企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盐都县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而且县上还分批次组织盐都县乡镇和村上的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

通过这种“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盐都县乡镇干部、村干部的眼界得到开阔,思想认识也进一步提高。

人们都说“高手在民间”,有时候还真是如此,一些干部通过学习以及去外面考察,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很快就找到适合自己这个地方发展的路径,一些思维模式甚至比去学习的地方还要好。

如今,盐都县的每个乡镇里都有几个村庄得到了专业团队的运营支持。

这种“专业运营团队+农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已经在盐都县的各个乡镇逐渐推广开来。

通过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发展机会。

从现在来看,今年可能还看不出来经济效益,但是等到明年老百姓就能看到实际的收入,如果效益好那么就会把这样的模式推广开来。

农业、农村、农民这是基础,盐都县农业人口众多,只有把这个事情解决好,才能实现整个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