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喝一杯?(第2页)
我觉得事在人为,花山县的茶叶产业在王书记您的亲自关怀下一定能够发展起来!”
王剑飞道:
“徐教授,借您吉言!我非常清楚,干事业需要实干家,我们这些当领导干部的就只是服务者!花山县的茶叶能够达到什么高度,关键是需要徐教授您这样的专家给我们多做指导,甚至是我们多合作!
花山县茶叶发展政策方面,现在我们有力度,但是我觉得工作还不够!我们下一步是要从机制上面做设计,也就是说以后不管花山县的领导班子怎么变化,我们在机制上都要固定一套支持政策,把这一套政策纳入到我们财政固定预算中!
这个工作我们正在进行,未来花山县的茶叶发展,我们的目标是要做湘南省第一,所以这杯酒我干了,希望以后我们在花山县能够经常把酒言欢!”
王剑飞和徐超辉碰杯,一杯酒喝下去, 气氛渐渐融洽。.墈!书~屋¨ ,更.歆\嶵?全^
徐超辉今年五十出头了,是个非常有思想同时也是非常聪明的人,他的研究一首都不是茶叶行业的主流,因为茶叶这个行业, 大多数人都讲继承,讲传统。
但是徐超辉研究的是健康,是创新,在所有人都强调茶叶手作的时候,他倡导通过机器制作高端名优茶,这是和很多茶叶专家背道而驰的。
徐超辉之所以走这一条路子,也是因为在湘南这个地方,茶叶老品牌一首比较薄弱,茶叶文化不深厚,他认为湘南的茶叶要闯出一条路,就必须独辟蹊径,就必须要走创新思维。
他的这套理论肯定会遭到同行的嘲笑,包括中国农业大学还有其他的大学的一些专家, 对徐超辉的成果都怀着质疑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徐超辉就发誓要用实践来证明他的理论是能够行得通的!
他对茶叶的产业化有一全套的理论,包括茶叶品种选择,茶叶栽培管理,茶叶加工制作,最后茶叶品牌营销等等!
这一套东西是一条龙,而且他著书立说很多,在湘南省他是绝对的一号专家,在全省的茶叶圈子非常有名气,甚至他还有出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