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寻觅合适的立足之地(第2页)

 “大家好!” 

 张院长手持话筒,向西周扫视,“今日,我们聚集于此,共同探讨前沿学术和未来发展方向,与会的既有青年俊杰,也有资深学者;有些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有那些默默付出的同事们,大家齐聚一堂,在知识的海洋中共绘美好篇章!” 

 啪啪啪 

 “伟人曾说:思辨产生智慧,闭门造车行不通!所以,今天我们举办这场活动,旨在通过交流让大家开阔眼界,了解国内外进展,发现差距、弥合差距,推动进步!” 

 啪啪啪 

 杨晓涛起身为之热烈鼓掌,心中充满了期待。 

 尽管他只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但这次机会令他无比珍惜。 

 “今天的相聚是为学习,为提升自我而来。 

 不多说了,请诸位畅所欲言吧。” 

 “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有所收获。” 

 啪啪啪 

 随着张院长说完,退到一边让出了空间给身后一行专家学者。 

 接下来,主持人介绍道:“现在为大家介绍我国知名专家之一赵志远先生。” 

 啪啪啪 

 “这位是……” 

 在介绍结束之后,台上几位老师相继走下讲台,来到前排就座。 

 杨晓涛注意到,除了农业科学家外,还有一些化学家、物理学家甚至数学家。 

 这说明会议不仅限于农业研究领域。 

 会议很快进入到主要议题部分。 

 主持人介绍道:“现在,我们请来沪上研究所的周教授讲解人工蛋白质合成技术。” 

 第二排一人起身高大的身影朝前方移动到了讲台上站定。 

 随着课题揭晓,整个观众席上的气氛更加凝重起来。 

 周教授鞠躬谢过大家后,从容展开板书,其间的自信令人动容。 

 他的每一个步骤都显示着深厚的学养和经验,仿佛一位指挥家在带领整个乐队演出,条理清晰地展示出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 

 迅速且精准地标记分子式填满整个黑板。 

 前排的人能看清所有细节,而坐得更远些的人虽然努力瞪大双眼仍然感到困难。 

 然而主办方己预见这种问题——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在两侧同步更新,确保信息传播无阻。 

 片刻之后,讲解正式开启。 

 周教授的声音清澈嘹亮,从生物巨擘恩格斯的话出发引入主题: 

 "恩格斯说过,蛋白质构成了一切生命的根基。” 

 “组成这些基本物质的就是氨基酸。” 

 讲到这里,他指出“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关于51种不同序列的胰岛素。” 

 “这就是它的序列”。 

 整个会场上,学员们都全神贯注聆听,记录笔记的声音沙沙响起。 

 杨晓涛专注做笔录,并联想起曾经见证过中国首个胰岛素合成的故事。 

 眼前这批专家极有可能会在各自研究中取得类似辉煌成就。 

 同时,他在思考:如果可以将后世的一些理念应用于此处,那将带来何样的革命?但他深知时机未成熟前必须等待。 

 下午,第二位及第三位报告人先后上台。 

 中午休息仅有短暂的时间供人吃午餐兼继续讨论早晨所学内容,现场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