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准备乘胜追击(第2页)

 “柱子,你怎么回事?” 

 易中山关切地问。 

 “那个小子简首是臭狗屎!” 

 陈柱抬起头,“那小子不打一顿都不安分。” 

 “还好这次没出什么大事。” 

 易中山劝说道。 

 易中山试图让陈柱冷静下来,但陈柱依然心有不甘。 

 “哼!你替她说话,我就知道她的能耐。” 

 易中山知道陈柱和秦文静之间有些矛盾,但还是尽量维持着关系,担心他们离散后没人帮他照料未来的生活问题。 

 “我替你缴罚款,下次别再胡闹。” 

 易中山说完便拿出一个窝头递给陈柱,但陈柱看到窝头的那一刻,胃里一阵反酸,赶紧跑开呕吐。 

 过了几天,生活回归平静。 

 某天,陈柱躺在床上休息时,外面传来李岚的声音,手里的搪瓷缸里装着半个馒头。 

 虽然不悦,陈柱仍站起来接过东西。 

 “知道你喜欢白面包,所以给你带来了。” 

 李岚解释说,并强调所有材料都是她买来的,不会连累到陈柱。 

 她接着提到那些过往的人际关系中的互助情况,表示会记住每一个帮过她的人。 

 面对陈柱的婉拒,李岚坦承地说:“傻柱,不管别人怎么说,老娘心里是记得恩情的。” 

 陈柱听了眼眶微湿。 

 马华、李岚,在他低落时期伸出援手,可他自己却没有回报这份恩情。 

 这一时刻,他深深地后悔。 这段时光过去,许大海的日子过得越来越顺心。 

 妻子在家内外操持,偶尔还会帮忙赚外快。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秦文静常提到要领证,让他心烦意乱。 

 但整体而言,家里的氛围变得温馨许多。 

 相比许大海的好运,陈柱则显得失落和孤独。 

 有时秦文静来拜访或帮助洗衣服,但她心中的冷漠早己被察觉。 

 陈柱逐渐感觉到了这种转变,并开始冷淡对待秦文静。 

 而这些微妙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她注意。 

 贾家的情况愈发糟糕,经济困顿,秦家人不得不紧缩开支,但家中人依旧挥霍,没有储蓄意识。 

 如今邻居们都对他们的处境无动于衷,曾经依赖的易中山也不复存在。 

 阎富贵作为院子里的大爷,明确表示不会捐款给他们。 

 因此,家里每天只能以定量的窝窝头充饥。 

 另一边,杨小涛日子过得悠闲自得。 

 冉老师的育儿经验在西合院中广泛传播,大家庭的生活十分和谐,邻里欢声笑语不断。 

 尤其是周日下午,大院热闹非凡,人们享受天伦之乐,杨小涛更是因一手好厨艺受到赞誉,引来众多人羡慕的目光。 

 当众人开玩笑说起再生个闺女,杨小涛和刘玉华等人也跟着笑了起来,但唯有角落里的秦文静内心酸涩,家庭境况与这里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她对生活的无力感。 

 这个社会对女子并不友好,即便是同为女性的贾张氏,也曾如此看待她们的孩子。 

 这一切都令秦文静心中感慨,杨小涛对她女儿的喜爱更像是一种专宠。 

 然而,在秦家艰难的现状中,这种宠爱却成了她内心无法言说的痛处。 

 李文博深知,任何人都无法确保每次生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