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总结的经验教训

 突然传来了一个令所有人沮丧的消息:第二车间提前完成了样品,并带着成品前往办公室展示。 

 这给所有参赛团队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对于接近成功的第五车间更为致命。 

 陈师傅和他的队伍心情沉重但并未放弃努力。 

 毕竟即使失败也有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最终,在实验验证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部件——橡胶圈的质量不合格导致试制品失效。 

 这一问题再次表明看似简单的物品有时可能隐藏复杂的工艺要求。 

 化工厂里,徐远山心情沉重地站在窗前。 

 接任化工厂后,他好不容易稳定了人事调动引发的动荡,却面临一堆新的麻烦。 

 现在,一套石油加工设备正闲置着,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和人力而无法启动。 

 前任厂长的雄心勃勃计划落空后,留下的只是一堆难题。 

 徐远山考虑过出售这些设备,并重新分配员工,但总觉得如此处理太过可惜。 

 就在此时,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杨祐宁的声音从话筒中传出:“老徐,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虽然不太想帮这个总出麻烦的家伙,但听到高压锅项目面临的橡皮圈困境时,徐远山意识到有机会一显身手。 

 于是他说:“我们化工厂正在研究类似的橡胶制品,橡皮圈的问题可以解决。” 

 随后两人商量了一下具体的安排。 

 徐远山立刻召来了技术主任顾建新:“老顾,你们车间能不能迅速搞定一批高质量橡皮圈?” 

 “厂长,没问题,最晚两天内完成一百条。” 

 顾主任信心满满。 

 徐远山大为宽慰,叮嘱道:“老顾,去了别说是咱们化工厂的事,就说是我们有能力提供协助。” 

 与此同时,在另一家轧钢厂,战雷看着厂长离开办公室,不禁叹了口气。 

 原本他们准备用的橡皮圈被陈宫否定了,车间主任们也显得焦虑不己。 

 郭大撇子忍不住吐槽:“差个橡皮圈就耽误了生产。” 

 杨祐宁决定先稳住局势,然后给化工厂打电话求助。 

 西边车间,张得道在一旁仔细监督工作进展。 

 杨小涛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让周围的同事纷纷跟上节奏,整个车间充满了紧张又热烈的工作气氛。 

 最近检验组对杨小涛的产品都格外重视,因为他生产的工件质量异常优秀,常常在精度测试中达到高标准。 

 一天下来,杨小涛终于停下了忙碌的手脚,擦了擦汗水,喝了几口水。 

 沈荣和刘大明在一旁关心他的状态,询问是否感到疲劳。 

 杨小涛认真检查了手中的半成品,最终摇摇头表示:“这个零件废了!再继续下去没有意义。” 

 面对众人的疑惑,他解释道:“要真正提升精度并非易事,我之前的想法太过天真。 

 这或许意味着我们的路走偏了。” 

 这句话让所有人心头一震,开始反思目前的方法。 

 杨小涛觉得,必须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案,而不是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更多时间和资源。 

 夜色降临,易中海和傻柱聊了一会儿后各自散去。 

 前者提醒后者不要太在意郭大撇子的事,但心中也有许多不快,特别是关于秦淮茹和何雨水姐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