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远航者》启航(第3页)
李姐看着他那张写满“固执”的脸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知道自己劝不动他。
这个男人在事业上有着自己的近乎偏执的追求。
“行吧行吧你慢慢挑。”李姐从那堆剧本的最底下抽出了一个看起来最不起眼的本子扔给了他“这是我从一堆投稿里扒拉出来的。一个小导演的处女作成本小得可怜估计连你的片酬都付不起。不过故事还行。你随便看看吧。”
说完她就气呼呼地走了。
顾沉拿起那个被李姐称为“故事还行”的剧本。
封面上是几个手写的朴素的字——《山那边的孩子》。
他翻开了第一页。
故事很简单。
讲的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放弃了城市里的高薪工作跑到一座贫困的大山里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和一种近乎天真的理想主义去对抗贫穷愚昧和那座大山里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
他一待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的时间他把自己的青春爱情甚至生命都献给了那座大山和山里的孩子们。
剧本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非黑即白的冲突。
有的只是日常的琐碎的真实的细节。
是孩子们在冬天因为没有鞋穿而冻得通红的脚丫。
是老师为了给孩子们买一本字典而卖掉自己唯一值钱的手表。
是村民们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信任到后来自发地为老师的学校添砖加瓦。
顾沉看得很慢。
他一页一页地仔细地读着。
他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触动了。
他想起了苏晚成立的那个“远航者基金”。
他想起了那些同样身处困境却依然怀揣梦想的年轻的创作者。
这个故事里的老师和苏晚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点亮那些在黑暗中渴望光明的眼睛。
这是一种伟大而纯粹的理想主义。
也是这个浮躁的时代最稀缺的东西。
顾沉合上剧本闭上了眼睛。
他知道他找到了。
找到了那个能让他重新燃起创作冲动的角色。
晚上苏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酒店。
顾沉已经帮她放好了洗澡水。
“今天怎么样?顺利吗?”他一边帮她捏着肩膀一边问。
“还行。男主角定下来了。一个新人很有灵气。”苏晚舒服地哼唧着“就是有点累。”
“累就对了。说明你在做一件你热爱的事情。”顾沉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