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给脸不要?(第2页)




    见凌晨无心与自己交流文学,沈阅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失望之色,叹了一口气后,独自斟了一杯,郁闷的仰头饮下。



    对嘛,只有你这种愿望无法实现、说出诉求后得不到回应的忧郁公子,才能写出好诗好词来。



    我就不行。



    千古流传的诗词大家,有几个是得志的?李白一生曲折,苏轼官运多舛,才谱写出了唐诗宋词的辉煌篇章。



    怎么不见人章衡写诗写词呢?



    只有仕途上的失意者才会抒发情感、牢骚不断,希望大人物能够听到他们的诉求,可怜可怜自己。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那真是要多卑微有多卑微、要多肉麻有多肉麻,只求对方能向朝堂诸公推荐自己。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位更是倒反天罡,竟然给杭州政坛大佬孙沔反向画起了大饼:



    哥们,你拉我一把,以后干到朝廷里了我就跟他们说你有多好多牛逼。



    emm……



    结果可想而知,韦左丞和孙学士都没有鸟他们。



    不可否认,逆境出人才,绝境出天才。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绝对是人世间最真切的愿景流露,那种无私的精神和济世情怀、悲悯众生的奉献意愿,是真正的大慈悲。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失意者,所愿不能成,所想不可得,游离在现实和梦想的漩涡中,挣扎徘徊……



    柳永的千古绝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道尽了多少人藏在心底的无尽悲伤,这种悲伤无关风月,那是一种对人生的唏嘘和无奈……



    可是,穿越到大郑,身怀隐身技能的凌晨显然没有这种悲伤,至少现在还没有。不仅如此,他还在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少点悲伤。



    但是沈阅有。



    只靠诗词写得好,是不可能让徽州军上将之子和金陵太守之子为之折服并且言听计从的,沈阅真正的底蕴,是他那位当右仆射的爹。



    或者说,是他背后的江南沈家。



    在寻常百姓的眼中,沈家当然是不可撼动的庞然巨物!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在大郑四十七万常备军面前,沈家是什么?



    大点的蚂蚁而已。



    这也是沈阅如今忧心忡忡、北上汴京的重要原因。唐国使团中的所有人,都是为了公事,但公事背后,总要聊些私人话题。



    你这人真帅,身边妹子一定很多吧?哎你也不错啊,肯定红旗不倒彩旗飘飘!兄弟我们一见如故啊,你现在是什么职业?哦哦哦~牛逼牛逼,真好嘿嘿……



    哎,那以后我落魄了,你可要拉一把啊~以后我们要是输了,你可要给陛下说几句好话啊~对对对,说不定以后还能有机会同朝为官呢哈哈哈~



    至于在哪个公司做同事,咱们先不急着争论,反正先约好再说嘛~